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的四期 > 正文内容

鼓励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发展

2011-06-09 09:44 来源:
字体大小:【

 白河山多、沟深、坡陡、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统筹城乡发展面临 “钱从那里来、人往那里去、土地怎么办”三大难题。县委、县政府注重把外地经验与县情实际有机结合,鼓励全民创业,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实现工农互动融合;流转山地资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建设生态社区,引导农民进城镇社区,实现优化人口布局。初步走出了一条以“三个集中推进、三种模式创业、三个城乡覆盖、三种机制保证”为基本架构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一、推进“三个集中”

 按照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农村社区化为核心、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的总体思路,集约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大力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企业向园区和创业点集中”。“三个集中”成为白河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我县29万亩土地,零星分布在25万个小地块上,人均只有1.1亩挂牌地,只有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到能人大户手中,才能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县委、县政府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及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返乡能人大户、工商企业回乡规模流转土地。截至目前,全县共规范流转农村土地、林扒5万多亩,其中50多名外出务工能人、工商企业法人回乡整组流转农村土地2万多亩,投资5000多万元,建立农业产业基地,做大山地田林文章。兴达公司负责人刘和兴,回到仓上镇天宝村一次流转山地6000亩,不仅发展规模特色效益农业,而且投资新建农村生态社区。从山西煤矿返乡的茅坪镇响应村务工老板胡成兴、胡成明兄弟,回村整组流转山地4800亩,分散安置17户群众,创办立体农业示范园。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搭建起了工商资本下乡与农村居民进城双向城乡一体化的桥梁。

(二)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我们针对县城、乡镇、村组人口流动趋势,按照“打造秦楚边城、构建水色白河”的总体定位,制定出县城——集镇——社区三位一体的城乡建设规划体系,切实抓好一个宜居县城、11个集镇和30个生态社区建设,鼓励有条件农民下山进城,实现安居乐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县城人口达到5万人、集镇4万人、社区3万人,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口布局框架。目前,全县正在扩容建设的生态社区16个,41001.5万名群众已从边远高山搬迁到城镇社区定居,“山地危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原有的村组人口逐渐减少,村级管理体制正在改变,农村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悄然发生变化。

(三)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按照“资源统筹、园区承载、龙头引领、集群推进、循环利用”的思路,着眼于十天高速公路建成后融入安康、十堰“1小时经济圈”和西安、武汉“半日经济圈”的区位优势,立足特色资源优势,瞄准鄂西北重点区域,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引导企业向两河工业园集中。仅今年以来,全县就有俊达公司年产1万辆圣宝专用车、神达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万辆商用车、逸酒酒业有限公司5000吨木瓜酒及系列产品生产线、汉实矿业有限公司10万吨石英石提纯、国美物流中心、创源节能建材有限公司、白河水色饮用天然水项目、利民建材有限公司8000万块页岩砖生产线项目相续开工投产,总投资近5亿元。围绕黄姜、木瓜等绿色产业“舞”动龙头,整合企业资源,一个产业建立一个龙头企业,不断深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推动了产业发展、龙头壮大、工业提速、农民增收。

 二、探索“三种模式”

 欠发达山区统筹城乡发展,既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更要用活市场“无形之手”,最大限度激活民间资本,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工商企业下乡创业、外出老板返乡创业、村组干部带头创业”的统筹城乡发展三种运行模式。

 (一)工商企业下乡创业模式。工商资本是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只要政府引导及时有效,工商企业愿意在农村投资发展。兴达公司投资仓上镇天宝村千万元,山上建设苗木花卉基地、订单种植中药材,山下新建生态社区、集中安置迁移群众。金辉电脑公司在麻虎乡南沟村投资500多万元,标准化种植中药材和黄姜1000多亩。永宏化工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方式,规模发展黄姜产业1万亩。工商企业下乡创业,工农融合发展,正在我县呈星火燎原之势。

(二)外出老板返乡创业模式。白河许多农民长期在外务工中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财富,增强了创业本领,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和热情。我们及时把握国家对煤矿等产业兼并重组形势,加大沟通联系,做好项目储备,吸引了一批外出老板返乡创业。仓上镇煤矿老板周通从山西返乡后,回到马庄村投资3500万元,建起成立了一个占地400亩,年产100万大箱,产值1.6亿元的通鑫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成为陕南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宋家镇光荣村外出务工老板王启武,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削平一座山头,平整土地70余亩,建成光荣生态社区,集中安置200多户1000多人。冷水镇外出务工老板黄培山投资900多万元,建立利生园梅花鹿养殖有限公司,养殖梅花鹿252只,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人均达到500元以上。目前,全县已有600余人回乡创业,投资超过13亿元。

(三)村组干部带头创业模式。茅坪镇田湾村党支部书记马良平和村主任黄治林,整组流转该村4000亩山地,耕地用于发展中药材,林地建园栽核桃,林下养羊养鸡,山下新建生态社区,搬迁高山群众。卡子镇大桥村支部副书记黄治贵,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将仓房村三个组2820多亩土地流转过来种植茶叶,全村户均实现3亩茶。该茶园达产达效后,预计平均每亩实现产值4000元,户均将增加收入1万元,同时将解决当地群众就地务工200多人。

 三、实施“三个覆盖”

 我们坚持把实施好“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三大目标,把党的惠民政策变为群众的眼前现实,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实施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紧紧围绕“路、水、电、讯、气”等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建设力度。道路交通以构建横贯东西的十天高速路为纽带,加快出境路、通乡路、通村路建设进程,全县基本形成了与高速路、铁路、公路、汉江航道相互交织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长期封闭的交通状况已经打破。每年集中新建一批安全饮水项目,全县农村80%人口实现安全饮水,每年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水土保持治理100平方公里,红石河、白石河、冷水河沿线土地全部集中整理。农村电网改造有序进行。沼气建设深入推进。“村村通”卫星电视逐步推广。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基础设施覆盖城乡,通讯盲点逐渐消除。重点生态社区实现强弱电入地,生产和生活分离。

(二)实施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的现实差距,已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县委、县政府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确保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凡是进县城、集镇和社区居住的农户,其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凭城镇户口或者居住证就近入学,所在地学校不收取借读费等额外费用,全县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实现均衡协调发展。转为城镇户口的农户,继续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或者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还可申请城乡大病医疗统筹,取得居住证且符合农村计划生育奖补政策的农户继续享受国家奖补政策。“农家书屋”进入生态社区,“科技、文化、卫生”常下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三)实施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统筹抓好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失地农民保障、城乡养老保险等工作。将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全部转为城镇户口,享受城市低保政策,对符合条件的2.2万农村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进城就业取得城镇户口的农民,用工单位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自主创业的灵活就业农民,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属个人缴费的,连续三年享受每年个人缴费10%的政策性补贴。

四、建立“三种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通过建立 “政策引导、抓点示范、责任落实”三种机制,确保这项工作阶段推进,步步深入。

(一)建立政策引导机制。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不硬性要求农民以放弃土地权利为代价获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进城后的宅基地、承包地、林地,可以协商流转,可以等量置换,也可以申请退出。这种政策取向,眼下实现资源变现、带资进城,长远保障家中有地、进退有路,以此吸引农民,解除其担忧。对“7.18洪涝灾害倒房户进社区城镇购买房屋的奖励3万元,首次购买房屋且建筑面积在90平方以下的免交契税,90平方以上的按低限减半征收。实行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在全县范围内平衡使用的办法,促进农村潜在的土地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要素资本。

(二)建立抓点示范机制。我们把仓上镇天宝村作为全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地,山上流转土地、林扒建产业,山下建社区安置群众。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各抓一个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落实一个重点责任部门配合。对工程规划区、示范点,实行项目资金捆绑打包,集中投入使用。位于十天高速公路出入口处的茅坪镇枣树生态社区,按照“组团式”设计理念规划建设,充分发挥“道口效应、集镇效应”作用,将建成陕南第一生态社区。目前,全县高标准建设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达到20个。

(三)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县委、县政府把今年定为“干部作风建设年”,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实践活动,狠抓干部作风改进,通过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将鼓励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发展列入乡镇和部门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让领导和干部共同担责。分管领导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县统筹办牵头抓总,及时协调总揽,督促检查,掌握动态,各部门互相支持配合,通过召开联席会、协商会,完善联动机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不断向纵深推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