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八期 > 正文内容

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1-09-09 09:38 来源:
字体大小:【

 

 

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旬阳县委副书记  皇甫健

 

近几年来,旬阳县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立地条件,通过捆绑涉农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探索设施农业发展之路,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益的实践。

一、当前现状

以烤烟为重点的设施示范基地稳步提升。通过狠抓现代烟草农业设施综合配套工程,着力改善烟区生产条件,有效提高了烟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近几年,累计投资1.58亿元,推进以烟水配套和机耕路、集约化育苗、烘烤为主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0年底,已建成水窖11009口、水池164个,容量达56.5万立方,管网934.96千米,烟水配套面积8.16万亩;建成机耕路82253公里,受益面积5.6万亩;购置剪叶机、起垄器、微耕机等烟用机270台(套),受益面积1.35万亩;已建成烤房6825座,其中密集烤房1764座,实现烘烤面积7.58万亩;建育苗大棚260个,配套面积1.3万亩。先后在甘溪镇十字岭、吕河镇江店等村开展现代烟草农业示范试点962亩,建成2处可供2000亩大田的湿润育苗大棚,130座密集烤房群,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烟叶生产用工由原来的每亩40个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个左右。烟田实现了“涝能排、旱能灌、渠相通、路相连”,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同时部分烟区人畜饮水困难和耕作、行路难的问题也得到基本解决。

以生猪为重点的设施养殖业快速扩张。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猪养殖项目,着力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全县设施生猪养殖水平显著提高,“百万头生猪基地县”建设初具规模。先后启动实施12个畜牧强镇建设,已建成金寨、甘溪、赵湾等6个强镇;在170个畜牧强村中已建成生猪万头村16个、五千头村31个,形成12个连片养殖示范区域和一批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标准化圈舍44.28万㎡,年出栏百头以上生猪大户3899户,其中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5个,先后建成了军汇牧业、鑫汇牧业公司2个万头以上规模场,永志公司、美宪养殖场等65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建设圈、厕、沼、厨、园“五位一体”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12670户。现代养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设施养殖量占全县养殖总量的60%以上。家禽设施养殖以南黑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建标准化鸡舍2450㎡,年存栏绿壳蛋鸡30万只,三黄肉鸡38万只,年孵化鸡苗180万只,带动发展了一批存笼500羽以上专业养鸡户。

以大棚菜为重点的设施种植业蓬勃兴起。加快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建设,全县设施蔬菜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种植面积迅速扩张,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已形成了吕河镇千亩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小河镇龙王滩村和双河镇花门楼示范园区和袁湾、老龙沟设施蔬菜示范基地等一批精品示范园区(点),成为供应城镇居民菜篮子的重要基地。今年,全县新发展设施蔬菜1205亩,累计面积达4920亩,产量占全县总量的40%以上,建成设施蔬菜示范基地8个。设施大棚菜栽培模式以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为主,品种以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大路菜为主,并引进种植菜花、水果黄瓜等部分稀有品种。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日趋成熟,多层覆盖育苗、双膜栽培、全程覆盖栽培、膜下暗灌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滴灌、双拱栽培、穴盘基质育苗等新技术在生产中开始逐渐应用。全县蔬菜产业可实现产值6300万元,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以特色养殖为重点的设施渔业快速起步。随着县境内汉江、旬河梯级电站开发,库区水面达8.7万亩,全县可形成12万亩大水面,为发展设施渔业提供良好基础条件。按照“生态、品牌、高效”的发展思路和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突出特色和适度规模,推进蜀河、桂花、大岭、钟家坪四个电站水库大水面养殖资源承包,完成了旬阳县名优水产良种养殖场项目的编报工作,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重点建设阳山特种水产养殖场、甘溪袁湾鱼种厂等水产基地,解决渔民养殖以及购种难问题,带动全县水产养殖业快速起步。截至目前,发展水面养殖2.6万亩,其中张坪冷水大鲵养殖厂完成投资500万元,鱼池整修等基础工程已完工;县名优水产良种厂完成投资100万元,整修鱼池15亩;新发展大鲵养殖户3户,累计达16户,养殖4000尾;完成吕河生态甲鱼养殖场中华鳖13000只的引进、投放工作;新建庙岭休闲渔业山庄一处。上半年已投放鱼苗180吨,预计可完成产量800吨,实现渔业综合产值4000万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目前,用于设施农业的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较少,而县级财政只能保工资、保运转,用于投资设施农业的资金十分有限,金融信贷也显不足。如百万头生猪基地建设需要100圈舍及其相配套设施,目前仅有44.28㎡,单就圈舍一项,按500∕㎡计算,还需要2.8亿元投入。发展1亩设施蔬菜仅大棚骨架投入就需要1万元。

2、设施配套不全。从客观上讲,山区设施农业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水、电、路设施还不能完全配套。如军汇、鑫汇两个牧业公司,是县内现有设施畜牧水平最高的企业,但目前仍采用原始人工饲养方法。美宪养殖场圈舍的产床、限位栏等设施没有配套到位,专门修建的道路尚未硬化等。双河镇花门楼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内的取水、蓄水、供水设施还不配套;部分菜农基本是自备设施抽水浇灌,电、路基本保持原始状态等。

3、科技含量不高。总体上看,山区设施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式经营的未根本改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等依赖程度高;配套设施建造标准低,抗灾能力差;部分经营户先进实用技术掌握不够,无公害生产意识不强等。

4、龙头带动不强。全县除10余个生猪良种扩繁场、规模养殖场和南黑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外,大多数养殖场规模偏小,获得信息能力有限,应对市场能力不强,有的养殖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够;县屠宰厂实力较弱,仅能简单屠宰,未能发挥牵引作用;饲料工业尚未投产,整个生猪产业链条不完整;由于缺少专业蔬菜销售批发市场,蔬菜产业农超对接不畅,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三、采取对策

1、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设施化农业水平的提高要依靠项目来支撑,因此应尽可能的收集项目信息、编制项目、建立项目库,县级财政挤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农业、水利等涉农部门项目前期费用。二是加大县本级财政配套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项目为支撑,群众和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现代农业核心是靠龙头企业带动,要通过招商引资,包装土地项目,制定更加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填补发展资金不足。四是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协调县内金融部门,加大扶持设施农业建设信贷资金,尽量简化涉农企业和经营户信贷手续,适度提高信贷额度。

2、加快配套化建设步伐。继续推行项目资金捆绑机制,整合农业、水利、电力、交通、扶贫开发等各类项目。围绕设施农业发展需要,重点推进以路、电、水、田、沼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生产能力;将新技术推广作为设施农业综合配套的突破口,重点对县、镇从事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之精通技术,提高现场指导生产能力;对从事设施种养的经营大户开展专业化培训,使他们自觉按照设施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采用先进的设施和种养技术,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把土地流转作为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配套服务的重要抓手,鼓励和引导有资金、有技术人员通过土地流转,以租赁、转让等多种形式,签订长期合同,对产业建设用地,从简手续办理,加快经营大户配套建设,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3、提升产业化带动能力。牢固树立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设施农业发展新观念,创办科技型服务企业,着力提升设施农业经营水平。采取农场和能人大户带动效应,培育营销大户、农村能人、返镇农民从事农产品经营,通过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引资创办各类龙头企业,坚持走“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之路,由农户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实施企业化管理,降低种养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加快30万吨饲料加工厂建设进度,力争在今年底全面建成并投产,加快引建50万头生猪屠宰肉食分割厂等农业龙头企业;在城镇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布局,使农超对接不断档,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顺应市场规律,积极开展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注册商标,树立绿色、无公害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设施农业发展后劲和潜力。

4、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县上成立设施农业发展工作领导机构,便于统筹解决发展设施农业的用水、用电、土地、道路等一系列问题。按照“项目打包、部门协作、整体推进”模式,统筹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由县农业部门负责全县设施畜牧、设施蔬菜建设的组织管理、措施落实、技术培训、项目检查、督促指导及考核评比等工作;县财政部门负责设施农业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督促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县扶贫、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负责设施农业建设的水、电、路等项目配套;各项目镇负责本辖区建设任务的实施工作,确保设施农业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为推进设施农业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