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八期 > 正文内容

搞好流域治理造福一方百姓

2011-11-04 08:53 来源:
字体大小:【

搞好流域治理  造福一方百姓

     ——全面推进小河镇龙王滩村流域治理工作创示范工程

 

中共小河镇党委  小河镇人民政府

 

      小河镇龙王滩村位于旬阳县北部,小蜀公路穿境而过,国土总面积9.6 km2,9个村民小组3231257人,全村有耕地2800亩,其中旱地23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008元。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该村抢抓实施公馆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契机,大力实施生态立村战略,以农田水利建设为抓手,突出抓好山、水、田、园、路综合治理,新修河堤11000,完成坡改梯1500亩,修堰渠7000,修机耕路1600,栽生态林800亩,造经济林680亩,封山管护生态修复3900亩,修建沼气180口,建节柴灶260户,发展设施蔬菜350亩,积极营造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实现天蓝、山绿、水清、村靓、人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改善、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按照“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工作到位”的总体要求,镇党委、政府把实施流域治理作为改善民生、促农增收和推动全镇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系统工程。健全了领导机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挂帅,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直接抓,村、组干部深入实施的工作格局。在工作中,始终做到“三到位”,抓好三落实,即人员到位抓任务落实,资金到位抓责任落实,考核到位抓奖惩落实,让流域治理工作成规模、出效益,为群众造福。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搞好水保治理的前提。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县水利局抽出6位多年从事水利工作的工程师,深入到村组农户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逐地块进行实地勘测,并统筹考虑水保项目与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三个结合”,逐块逐段确定生物措施、生态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确保规划措施切合当地实际,符合群众意愿和需求。在工程实施中,县水利局抽调一名副科级领导和三名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与施工队和农民同劳动,随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水利建设不仅规划在纸上,而且与实地实际结合,真正达到“治理一条流域,建设一个示范基地,培育一个支柱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三、深入宣传,发动群众。镇党委、政府抽调得12名干部成立驻村工作组,深入到村组农户,层层召开党员会、干部会、群众会、院落会,刷写宣传标语,广泛宣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使各项具体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了群众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在全村上下形成“狠抓流域治理”的共识。该村一组村民郭祥主、郭祥应主动拆除20余个大棚促进整地工作顺利开展,在当地传为佳话,广大群众积极投资投劳,热情高涨,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突出水利工程建设,做到流域治理“五个结合”。在工程建设中以水利建设为重点,按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原则,集中精力,切实抓好项目工程的实施,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推进城镇化建设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二是与移民搬迁改善村容村貌相结合,切实改善农村面貌。三是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与主导产业建设相结合,突出抓好核桃、蚕桑等生态经济兼用林建设,建良种核桃园680亩,种植大棚菜350亩,有效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五是与农民居住环境改造圈、沼、厕建设相结合。修沼气180口,建节柴灶260余户,使农户居家环境清洁美观。

五、强化保障,完善机制,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的环境保证。一是搞好协调配合,营造有利的项目实施外部环境。为确保工程在该村顺利实施,镇上成立了项目协调组,负责搞好项目的协调配合工作,让施工方安心施工,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切实营造有利的项目实施环境,为项目建设扫除障碍,铺平道路。二是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的生命线,村上由三名村干部轮流巡查工程质量,同时在每组选2个义务质量监督员,随时监督工程质量,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共拆除各种不合格工程500余米,从而使工程质量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目前,龙王滩村的小流域治理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将再接再励,进一步做好后续管理工作,让水利设施发挥最大的效益,巩固流域治理成果,造福一方百姓,为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