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二期 > 正文内容

对安康魔芋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1-03-17 15:16 来源:
字体大小:【

在市委、市政府实施“百亿增收工程”战略中,魔芋作为现代高效农业特色产业之一,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市场需求,如何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快速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2010年,全市魔芋种植20万亩,产值7.6亿元。总的看,安康魔芋产业已形成一定基础,尤其是岚皋魔芋升势强劲,为全市魔芋产业突破发展积累了经验。通过对魔芋实地观察和多次调研,我们认为,安康海拔700-1400米左右中高山区域,应该大力借鉴“岚皋模式”,积极探索循环发展新技术,着力构建以林下种植魔芋为重点的高效循环产业。

一、主推“岚皋模式”促进大发展。反思安康魔芋艰难历程,剖析“三起两落”缘由,主因在于“两病”防治未解,致使基地做不大、总量上不去、效益突不破。这期间,岚皋县以主攻“两病”为着力点,坚持发展魔芋产业不动摇,成为全市魔芋产业的一面旗帜。2010年岚皋种植魔芋7.11万亩,在遭受“7.18”特大自然灾害损毁17104亩的情况下,产量仍达6.1万吨,综合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各项增幅均创历年之最。岚皋魔芋之所以异军突起,就是抓住魔芋与刺槐共生性强,能预防“两病”发生,还其“从林中来,到林中去”的本性,探索出“主攻林下育种、扩大丰产栽培、突破四旁堆栽”节本防病生产技术,即林下育种破解种竽难题、规模种植提高生产效益、房前屋后堆栽扩张总量,形成防病害——扩种源——做基地——供原料清晰发展路径。“岚皋模式”切中魔芋生长、发展的要害,“两病”可控在10%以内,特别是林下可控在1%左右。实践证明,魔芋病害是可防可控的。

二、探索“三项新技术”实现大突破。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支撑,加快技术进步与创新更是魔芋产业发展壮大的当务之急。一是选点试验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依据魔芋喜凉怕热、喜阴怕晒等特性,根据栽培地块海拔和朝向特点,采用疏密适宜遮阳网覆盖遮荫满足魔芋不受太阳长时间直射,达到减轻或抑制病害发生,为实施板块种植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科学利用沼肥生产技术,全面推广“猪--园”循环生态模式,将沼渣按比例配置还田作底肥,沼液稀释喷洒叶面防病虫,力创无公害魔芋生产基地三是试行“高种低种、低种还林”生产技术,始终挑选林下健康种源大田栽培,种竽规格最好一斤、至少半斤,收获时一次性采净小魔芋及芋鞭,再精选后返回林下培育种源,始终保持大田都是健康种源,努力提高魔芋单产效益,实现林下年收益3000/亩、大田年收益1万元/亩的目标

三、打造“林---菌”循环大产业。破除单纯“就魔芋抓魔芋”的思维定势,充分挖掘优质林地资源潜力,实现林---菌联动发展。中高山集中发展核桃、刺槐、木本药材等经济林,尤其是适宜种植刺槐区域应大力补种刺槐,同时选择中幼疏林地块,大力推广林下种植魔芋,重点培植一批种竽繁育基地,做到优良种源不出市增强发展后劲。顺势发展养蜂、食用菌产业,利用槐花做精养蜂产业,区域性布局养蜂大户,开发天然槐蜜土特产品助推旅游发展;鉴于刺槐生长迅速且轮伐期短,又是发展食用菌上好材料,通过间伐槐木做优食用菌产业,菌渣快速发酵后制作槐林有机肥,构建以林下魔芋为链首,衍生发展养蜂、食用菌的循环产业链,真正实现环环增效循环发展,彻底扭转“大林业、小产业、低收入”现状,快速带动有效益或效益低的地区实现跃升,走出一条独具山区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

岚皋在新的起点上,立足30万亩林地、23万亩耕地资源,“十二五”末魔芋力争突破1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8亿元目标。安康其它县区和岚皋同处中国魔芋最佳适生区域,有些地区种植条件还略好于岚皋,积极借鉴岚皋做法,因地制宜发展魔芋产业,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切合陕南循环发展战略,只要坚定发展信心,遵循科学方法,把握市场规律,定能做大做强魔芋优势产业。(作者:市委政研室干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