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七期 > 正文内容

底蕴深厚的紫阳道教文化

2011-10-08 09:17 来源:
字体大小:【

 

底蕴深厚的紫阳道教文化

 

紫阳县民政局

 

说到紫阳文化,人们就会列举出一大串的名称来,诸如民歌文化、道教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雕塑文化、红色文化等多达十余种文化现象。虽然尚不能说紫阳是文化强县,但这些多元文化在紫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迸发出来的盎然生机所呈现出一派绚丽的景观,不能不说是紫阳道教文化在漫长岁月中的魅力作用。

一、道教文化渊源、内涵及其影响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以《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玉皇上帝为最高的神。人们崇拜神灵举行的祭祀活动,被道教保存下来,传承了礼乐文明。道教的文化教理和信仰就是太上老君降授的“道”和“德”。把《老子》哲学理论从整体宇宙出发,然后将自然之道、治国之道、修身之道,三者归纳于一个共同的自然规律中。道教创造的《太极图》就表现了这一哲理。

隋唐北宋时,不少帝王崇奉道教,对道教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研究道经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相继出现。所以道教内部产生了众多门派,按学理分有五派;按地区分有10派;按人分12派;按道门分有24派。张伯端便是十二真人中的紫阳派。他在紫阳创立内丹学说后,被尊崇为道教全真南派创始人,被雍正皇帝赐封为紫阳真人。紫阳由此成为全国唯一以道教人物名号命名的县份,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评价说:“如果我们将丹经的鼻祖著作《参同契》比之老子的书,那么另一部丹经,宋代张紫阳所著的《悟真篇》,应该比之如庄子的书了。”该著作主述《道德经》之玄,《阴符经》之机,阐发《参同契》之秘;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修炼方法,对后世道教影响极大,所以被尊奉为全真南宗五祖之首。综观张伯端以《悟真篇》为代表的著作,可以看出他对内丹的修炼为后世做出了三大贡献:一是强调了道家炼内丹的学说,否认是自然界的矿石铅汞,坚持意念运用的观点。二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炼内丹的方法,其旨意显明,切于实践,后有“得真诀者要必以《参同契》、《悟真篇》为主”之说。三是联贯了道家有关炼内丹的学说,使道家学说自成系统,学有所本,溯有其源。

紫阳道教文化渊源、内涵及其影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

二、紫阳道教文化的景观

紫阳道教作为一门教派的诞生与发展,就是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道规严谨的道教文化体系。诸如庙观建筑、宫殿供奉、道教活动、清规戒律、经卷文书、诗词楹联、逸闻掌故、对外交流、文化繁衍等等无所不涉。这里仅选几个方面作以介绍:

1.庙观建筑文化。在安康水电站库区蓄水前,紫阳县城南岸,距汉江水面约30高处,有一个临江的幽深山洞。山洞周围林木森森,溪流潺潺,瀑布飘飘;东临隔沟相望的“文笔参天”,北对高耸挺拔的“神峰秀色”,西连任河、汉江交汇形成的“鸳鸯奇流”。秀丽风光,迷人景色,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这个山洞就是张伯端炼丹悟道的地方,后人将它称为“仙人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安康水电站建成,这里变成了淹没区。1997年,中共紫阳县委、县政府批准选址重建紫阳真人宫,开发仙人洞真人宫宗教活动,并选址在紫阳沟口。历经10余年的建设,基本完善了开放功能。紫阳真人宫迁址紫阳沟,是原擂鼓台道观的资深道士冯兴钊的主见。因为这里与原迹朝向同位,且地域狭长、山势陡峻、半阴半阳、半明半暗、环境幽静,斋醮活动隐蔽,适合出家人修行。正殿设计背山而建,大向正东。坡面植被、周围环境和地势,不逊色于原仙人洞遗址,确有“风水”文化内涵。更为奇特的是,而今远远望去,那座横跨紫阳沟口的拱形公路桥俨然是那座道观的山门。现在建成的紫阳真人宫,完全是明清古建筑的再现。旺向的香火给紫阳平添了几分古老、几分神秘、几分新奇与文明。距这里约3公里的观音岩庙观,也源源不断地接纳着真人宫应接不暇的香客。

紫云宫位于县城北郊的神峰山腰,人们习称泗王庙,是一座因搬迁而复制的建筑物。泗王庙是为护佑汉江平安的水神之一的杨泗将军而建的。始建于康熙四十五年,扩建于光绪十一年。原位于现在的紫阳港,因属库区淹没区,198610月迁往现址复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紫阳县道教协会住地。紫云宫由陕西省古建队按原规格、同方位而建。复兴后的紫云宫,殿堂陈设古朴高雅,神像庄严祥和。给人恢弘、肃穆之感。

擂鼓台是省级森林公园,素有“陕南小武当”、“陕南第一峰”之称。擂鼓台真武庙是陕南道教的中心宫观,已有近400年历史。擂鼓台真武庙始建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这里除了因自然景观与武当山相似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奉神相同,真武神最早曾显灵于武当山。而今的擂鼓台随着旅游专线公路的开通,已是一个集风景奇观与道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仙境。

2.道教经文文化。道教经文是庙观的主体文化。它根据每天不同时段做功课,规定诵读不同的经文,《道德经》、《阴符经》、《清静经》是必诵经典。为香客解签卜卦是道士的日常文化交往活动。

3.庙观诗文、楹联文化。紫阳派张伯端所著《悟真篇自序》、《悟真篇》和《金丹四百字》,是道教文化的至尊经典。而彰显道教思想、精神境界的庙观诗文楹联文化相当丰富与精妙,它反映了不同地域环境的不同特色。现将紫阳几处庙观的楹联遴选如下几副:

清代赵世震的《擂鼓台仙迹》诗:“山深寂寂炊烟少,寺远声声动暮钟。叠雾层峦藏古迹,千垒万壑列仙踪。空将石鼓敲明月,永设高台聚晚风。当日仙人留异景,至今遗迹伴云峰。”

擂鼓台真武坐像联:“抄录无仁无义,检举不孝不忠。”

紫阳真人宫对联(一):“道非常道是乃大道参天地,德其所德唯有上德贯古今。”(二):“宠辱不惊闲看宫前花开花落,贫富有时漫观亭外云卷云舒。”紫云宫南山门联:“玉宇无尘月朗虚空三千界,神思有应心诚可格九重天。”中院联:“为人德居上”(八仙殿)“做事善当先”(集贤殿)

三、紫阳道教文化对紫阳多元文化繁荣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论及中国文化时说:“中国的根底在道教。”由于紫阳道教文化在中国宗教界的至尊地位,必然受到紫阳人的崇尚。千百年来,紫阳经道教文化的浸透,使得文化底蕴愈加深厚,文化现象愈加神秘与多彩,对紫阳多元文化的繁荣主要起到了以下作用:

1.丰富和发展了紫阳传统文化。紫阳民间习俗的形成与道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如婚丧嫁娶、修房造屋、农业生产、祭祀、生育、忌讳等方面无不显示出是道教文化的载体。这些具有传承性、群众性的民俗都是一份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紫阳的社会经济、精神文化都有了飞跃发展,传统的优秀物质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在传承中闪耀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彰显着亟待开发利用的社会意义。

2.给传统节日烙上了深深的道教印记。紫阳土著人很少,大多移民后裔在这里融汇了荆楚、巴蜀文化之长,我国与道教相关的传统节事,在这里也根深蒂固,道教文化氛围十分浓郁。如春节、元宵节、花朝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祭灶、腊八、寒食、晒衣等节事,无不与道教节事相同。虽然历史进入了新的世纪,但是紫阳人民依然十分看重这些节日。2004815,在西北大学就读的日本学生慕名来紫阳听唱民歌时,还饶有兴趣地参加了何家大院举行的“中秋拜月”仪式。说明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紫阳传统节日同样有着浓郁的文化内涵,是紫阳的一道文化景观。

3.民间道教活动久盛不衰。紫阳人除了重视参与庙观活动外,还看重民间的道教活动,涉及面几乎达到全县各个角落和大部分民众。现在特别盛行的是办丧事、祭祀和避凶化吉活动。在全县举办丧事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绕灵柩唱孝歌为主;一种是设法事唱道为主;还有一种是以唱民歌为主的坐唱式。三者都离不开锣鼓、器乐伴奏;三者都有规定的程序步骤。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唱”。唱的共同内容是积德行善、弃恶从善、惩恶扬善、孝老敬亲、遵纪守法、爱党爱国、勤俭持家、克己奉公等劝化歌曲。歌词有千百年流传的、有即兴创编的。因为说服力强、能寄托哀思,诙谐风趣,富有生命力,教化作用大,所以久盛不衰,而且道教歌曲是紫阳民歌的组成部分

4.道教文化对外交流声名鹊起。紫阳道教文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封闭,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道教协会和地方道教协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对外友好交往活动。冯兴钊便是有幸出国参访传道的唯一的紫阳人。他的弟子黄世真则是紫阳对外道教文化交流的使者。从此,紫阳这块道教圣地也吸引着诸多外国人,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友人先后前来紫阳观光和朝拜。英国道教徒还为紫阳真人宫建设捐献了巨额资金。1995年,英国6名道教徒来紫阳拜住持冯兴钊为师;1996年,冯兴钊、黄世真等3人代表省协出访英国,并讲学传道,深受欢迎,被聘请为英国道教协会顾问,在全国道教界享有大名,曾三次当选为全国道协代表,受到李瑞环、王兆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5.文化新人辈出,文化硕果累累。紫阳治县迄今已有499年了,然而翻遍9次成型的志稿资料,够上载入县志的人物和艺文档次的多属英武勇士者,而在诗词文赋、著书立说方面流传后世者却屈指可数。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紫阳文化新人的辈出,结出的文化硕果,可谓是紫阳的今古奇观了。

从文化人才看,在千年道教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浓厚的文化自觉氛围,因崇尚文化而成才、成名的紫阳人比比皆是。继张宣强、樊光春、丁文、程良斌、刘培森、刘恒吉等近十位年长者之后,诸如李春平、邢世嘉、曾德强、田先进、黄振宙、向连才、钟长江、杨世芳、周小云、金静、刘全军、秦宗道、曾小勤、叶松铖、唐友彬、陈平军、吴世军、胡平、毛竹、刘美松等中、青年作家、作者蜚声文坛;程楚安、叶柏铖、方万华、陈忠武、王瑛、熊书文、张朝琴、周平松、张斌、贾学国、余世山、李光照等30余位文学爱好者十分活跃;还有何远波、张强、朱清树、张修军、李谢军的摄影,樊光安、杨银波、夏清华、权春国、彭忠波、唐文生、程晓玲、马忠爱、王安银、何氏三弟兄的民歌演唱,马银才、黄平学、吴少华、梅华、钟登舜的书法,储存、赵刚华的绘画,黎成生的石刻,以及电视音乐片、电影、专题片等音像制作人员,均在各级报刊发表有一定数量的作品。至2010年,紫阳县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4名、省作协会员19名。

如雨后春笋的文化人才,必然有丰硕的文化成果:

地域文化理论研究上填补了两大空白:一是紫阳籍安康学院教授余海章、戴承元合著的《紫阳民歌文化研究》;一是樊光春的《西北道教史话》和曾德强编著的《紫阳道教文化》。这些著作的问世,为人们解决了千百年以来都想知道的答案。此外,县文化馆在七八十年代挖掘整理编印的四集《紫阳民歌》和2008年由张宣强、李春芳主编的《紫阳民歌选编》较系统全面地记录了紫阳民歌内容,也让人们从中知晓了紫阳道教文化与紫阳民歌文化的内在联系。2006年,紫阳民歌被首次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能不承认紫阳道教文化蕴含在其中的价值。

文学艺术创作步入了兴盛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小说、散文、随笔、品论、旧体诗赋、现代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艺术作品异彩纷呈。特别是李春平的长篇官场小说《步步高》、曾德强的报告文学《中国之痛》、邢世嘉的散文、叶松铖的文学评论、犁航(唐友彬)的随笔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仅近5年时间,包括紫阳县委宣传部组织出版的《文化系列丛书》在内,紫阳累计出版作品达100余部。

道教思想的精妙要旨深深地影响着紫阳,使得多元文化的融汇酿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营养,培育了紫阳人的文化气质,丰富了紫阳文化,培育了紫阳的文化人,它们相互交织着形成一种强大合力,共同作用,推动着紫阳文化的蓬勃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紫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内在作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