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七期 > 正文内容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建设文化旅游强县

2011-10-11 08:47 来源:
字体大小:【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建设文化旅游强县

 

紫阳县文化文物旅游广电局

 

地处陕西南部边陲的紫阳县,在悠久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淀积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举世注目的文化旅游资源,加上毗邻川渝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一江(汉江)一河(任河)、两山(凤凰山、米仓山)的美水秀山,构成了紫阳文化旅游标识性符号。且不说多年以来紫阳茶、紫阳民歌屡屡名噪省内外,单是2011年文化喜讯捷报频传:我县投资拍摄的实名制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在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举获得最佳音乐、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等五项大奖,把一个茶香、歌美、山水秀丽、民风淳朴的紫阳带向了国际视野;由著名作家方英文赞美紫阳山水、弘扬紫阳文化的散文名篇《紫阳腰》,作为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出现在2011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上,紫阳的人文美景让44万陕西中考学生领略、阅读并深深铭记。随着川陕高速公路的开通,通往外界山门的打开与文化的井喷现象,让紫阳站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十字路口,也给35万紫阳人提出了如何破解文化旅游事业大繁荣和产业大发展的新课题。

一、对紫阳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估价

紫阳属南北过渡地带,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的活动地和聚集地,文化融合性强、包容性大、积淀深厚,千百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脉络清晰的紫阳文化旅游体系:以紫阳贡茶(其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名茶之乡代表的茶文化,以中国道教南派发祥地仙人洞(真人宫)、擂鼓台、盘龙覌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紫阳民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代表的民间音乐文化,以富硒绿色产品为代表的富硒文化,以紫阳蒸盆子(其制作工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三转弯宴席、民间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芭蕉口中共安康老地委机关旧址、东城门中原军区布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民间社火、跳端公、紫阳道场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芭蕉口仙中沟口志留系古生物化石为代表的弓笔石文化,以瓦板岩建材及其雕刻工艺为代表的板石文化,以紫阳风物传说为代表的故事文化,以剪纸、竹编草编、根雕、土陶为代表的民间工艺文化,以汉江瀛湖、任河及其两岸山水风光为代表的生态观光文化,以瓦房店会馆群为代表的会馆文化,以高桥廊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连桥等为代表的古桥文化,另外还有以汉王城、白马石、东明庵、天宝寨为代表的古遗址文化。

在上述文化旅游资源序列中,其中紫阳民歌、弓笔石、板石文化具有世界意义,茶文化、道教文化、山水文化等具有国家意义,其他文化也具有不同程度的特色和代表性。可以说,紫阳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其综合利用价值大,开发市场极为广阔,是文化旅游事业大繁荣、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旅游强县提供了内在的先天性基础。

二、对紫阳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判断分析

客观的说,紫阳文化旅游依然处于原始、封闭、待开发的状态,主要是由于此前大交通条件的制约。以茶文化和民歌文化为例,尽管在上世纪6070年代,紫阳文化尤其是紫阳民歌、紫阳民间工艺曾经引人注目,并有紫阳民歌剧被列入陕西省地方剧种,全省群众音乐活动经验交流会在紫阳召开,但那只是一种资源的发现和价值肯定。进入新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决策层意识到文化资源开发的紧迫性,提出了“茶叶、民歌”品牌建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使紫阳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称号,紫阳富硒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紫阳民歌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中、省、市的重要节会和各类文艺赛事上,紫阳民歌、紫阳茶艺频频亮相,紫阳文化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这只是是在宣传推介和交流探讨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开发还没有形成局面。因为,紫阳文化资源没有经营的运行模式和经济的直接体现,具体表现就是文化旅游产业显得苍白。当然,近几年来,紫阳着力加强以城市建设、交通体系建设和绿色生态建设,特色板石县城和特色民居建设初见成效,基础设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质量强力提升,连通西安、重庆、武汉等重要城市的大交通业已贯通,县内乡镇村普遍通达,环境友好的生态建设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国际获奖等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提高,都为建设文化旅游强县提供了外在的有力保障。

 三、建设文化旅游强县的措施和对策

(一)科学定位,确立“文化旅游兴县”战略思路。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既是摆在紫阳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又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对加强文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阐述和决策部署,为我们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事实证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强盛。因为,文化是竞争的核心力量,具有的资源的传承性、垄断性和长期性,是资源型经济及其他类型经济要素所不可比拟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旅游可以带来人气、吸引物流、招商引资、形成无法想象的开放局面。紫阳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人文自然禀赋是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一旦经过科学的开发利用,就会形成现实生产力,就会带动以旅游为主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牢固树立文化是生产力的观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文化旅游当做高效益的产业来经营,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后续财源,以文化旅游产业来提升软实力和经济力,进而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二)创新机制,突破关键。文化旅游资源是紫阳亟待开发和利用的“金矿”,必须创新机制,统筹产业要素,抢抓高速路开通和紫阳文化井喷现象历史机遇,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走出文化旅游资源“纯事业型”、“免费”享受局面,按照“政府出资源搞规划,企业出资金搞经营”的思路,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解决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各种问题,实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一是建立新型文化旅游开发投融资体制。走出政府“办文化”的误区,实现向“管文化”转变。要打破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民间资本,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资经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以及旅游景点的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均可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二是组建政府主导型的文化旅游经营实体。由于紫阳的文化旅游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以政府主导为主。整合现有公益性文化旅游资源,成立文化旅游开发公司(或者紫阳民歌文化传播公司、紫阳旅游开发公司等等),通过公司运作,强化文化的经营性,加快旅游的产业化。例如,在举办中国紫阳富硒茶文化节这样的活动中,就可以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还可以市场机制举办全国性道教文化节、柑橘旅游节、紫阳民歌节等等。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旅游活动,不具有生产力价值,是难以打响文化旅游品牌的,这也是市场经济通用的规则。

三是精心策划包装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有形经济资源,必须要高起点、大手笔、前瞻性规划,必须招商引资,借力发展,以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各种有形资产的增值。在项目的策划、包装、招商引资和争取国家财政投入方面,必须形成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机制,从项目的规划设计、立项报批、土地划转等方面,严格按照国家项目申报程序进行申报,以争取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在策划包装文化旅游大项目和招商引资方面,要立足大局,招大企业,引大资本,做大做强大项目。

(三)强力推介,打响品牌。每一个城市、每一个行政区域在经营文化旅游上都有自己的形象主题,也就是文化旅游“品牌”。作为文化旅游强县,形象主题应该是对该地文化资源的高度概括,并且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独一无二。因为,打不响就出不了“品牌”,就没有多大的市场。紫阳的文化旅游形象主题定位应该突出“山、水、茶、歌、道、硒”,因为,这六种资源不仅具有极大的地域差异性,也具有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操作上的现实性。多年以来,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紫阳的旅游形象应该确定为“硒谷水乡·茶歌紫阳”,要通过媒体(中省级)、网络、户外广告(大中城市)、文化旅游节会、精致宣传品等方式全方位展开大宣传、大推介活动,抢占和扩宽旅游客源市场。

(四)突出重点,文化铸魂。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文化的形,两者相得益彰。文化旅游的两大要素是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实体,而无形的文化正是体现旅游价值的关键所在。目前,紫阳的文化处在一个盛名之下、其势难负的尴尬局面。在外,紫阳文化影响力很大;在内,紫阳文化阵地缺失严重,人才队伍行当不齐、青黄不接,公益性文化建设已经落后于周边其他县区,文化产业显得苍白无力,文化的“软实力”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主要要借助文化体制改革机遇,围绕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和打造紫阳民歌品牌的目标,解决好文化旅游发展机制、人才配置和文化产品生产问题,针对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的特殊性,大胆引进文化艺术的编、创、导、演和旅游规划设计、项目包装方面的人才。通过集贤纳英,成立民歌汉剧文化研究中心和民歌文化传播公司,打造一支民歌汉剧文化产品生产和演出队伍;通过市场运作,结合文化旅游产业需要,打造一系列民歌文化旅游产品(一条精品旅游线路、一台特色文艺节目、一张影音民歌光碟)。

(五)加强领导,合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带动性强的特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关键在于组织领导。针对我县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借鉴先进地方的经验,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研究制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统筹协调解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必须整合相关部门、相关领域的各种要素和力量。目前当务之急是抓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规划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规划、旅游交通、沿江码头、景区点建设等方面,按照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宣传、发展计划、国土、城建、财政、文化旅游、茶业、人事编制、农业、林业、水利、教育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目标任务,强化考核措施,实现合力推进。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文化旅游强县,一定要以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经济,培植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与包容协作精神,融合新的市场经济理念,精心培育县域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文化大繁荣、旅游大发展,让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紫阳的新的有力的助推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