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七期 > 正文内容

包组联户: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机制

2011-10-11 08:50 来源:
字体大小:【

包组联户: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机制

——紫阳县创新社会管理推行“包组联户”机制调查

 

周继林 周锦政 秦宗道

 

税费改革后,乡镇干部直接与一家一户群众见面、经常性打交道的机会相对减少,如何保持和加强紧密的党群、干群关系?

镇村撤并后,辖区面积普遍扩大,如何克服“山大沟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困难,切实开展有效的社会管理和全方位的社会服务?

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常住人口主体,情感缺失、生活困难,如何为他们及时提供温馨的个性化服务?

国家惠农政策逐渐增多,群众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如何保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不走样的“直通车”式的送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手中?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概念、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政策宣传、知识普及和思想引导的任务繁重,如何有效组织和调动广大群众的建设积极性?

……

新时期,农村工作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和新的困难,企待管理方式创新!

胡锦涛在前不久的“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群众工作!整个报告136次提到“人民”,赢得了23次热烈掌声!为认真贯彻“七一”讲话精神,市委决定从711起分四期对全市各镇党政主要领导进行“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的专题培训。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切实加强群众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不仅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今后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近年来,紫阳县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探索并形成了“包组联户”工作机制,通过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一对一”的真情服务,有力促进了农村的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的这一作法以及所取得的良好效果,迅速引起了中、省、市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时事报告》、《陕西日报》、《当代陕西》等媒体都在重要版面作了大篇幅的宣传报道。很多从事农村工作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认为,紫阳县的“包组联户”机制是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机制,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推广的价值!

 

“五个一”确保真包实联

 

“包组联户”怎么包?紫阳县的做法就是:一个镇干部包一个组、联系80100户农民,每月坚持到这些农户家中走访一次,了解群众生活、化解矛盾纠纠、解决发展难题、帮办各种手续、宣传党的政策。各镇配套建立“一窗式”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事。据统计,全县共有1003名镇干部参加了这一活动,分包了1478个村民小组,联系7万多农户。

为进一步规范“包组联户”的工作形式,该县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五个一”的有效载体,不仅方便了干部开展工作,也确保了真包实联。

一本民情信息档案:“包组联户”干部进组入户调查建立一本所包农户的民情信息档案,对一家一户的基本情况、收入来源、社会保障、交通工具等详细登记在册,同时还详细记录和掌握农户的发展规划及需要解决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正确掌握群众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建立民情信息网。

一本农户通讯录:以组为单位,以户登记通讯方式和电话号码,编制通讯录,建立通讯网,通讯录做到镇党政办、考评办、联组干部和农户各一套,镇内形成立体通讯网,随时互通信息,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第一时间能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将全镇农户通讯录编印成册报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各一份,接受县上定期、不定期电话满意度调查和干部到组情况考核抽查。

一纸服务承诺书:为每户农民发放一张便民服务承诺书,并张贴在显眼处,主要承诺当年要为所包组、农户办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以及要达到的服务标准、廉政承诺等等,做到服务有标准、帮扶有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以承诺作为干部信誉检验尺度,以承诺促进问题解决,以承诺保证服务落实。

一本入户工作日志:为每名干部印制一本入户工作日志,规定干部每月登门与所包联农户至少见面一次,干部工作日志有入户工作的详细记录,以户主、村民小组长签字为依据,日记录、周汇报、月上交,包村领导周审核,主要领导月抽查,每半年考评通报,记录作为干部包组联户考评的重要依据。

一张便民服务卡:为每户农民发放一张便民服务卡,对“包组联户”干部的姓名、岗位、联系电话,以及镇主要领导和考评办主任电话等一一公开,户户张贴。群众一旦有急需办理的事情和诉求,可随时拨打服务卡上包户干部的电话。镇、村设立监督电话,接受村民监督,如果干部有任何服务不周的问题,群众可以随时打电话向所在单位领导投诉反映,确保干部为民服务不懈怠。

 

“五大员”确保真帮实扶

 

“包组联户”包什么?为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紫阳县为“包组联户”干部进行了准确的角色定位,要求干部着力当好“五大员”:

当好民意调查员:全面走访包联农户,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记好民情日记,为所包农户的服务和镇、村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做村情民意的 “直通车”。

当好政策宣传员:将党的农村政策尤其是惠农政策采取入户宣传、召开会议、发宣传单等方式及时送到包联农户手中,做到户户知晓、人人明白,做惠农政策的“小广播”。

当好纠纷调解员:深入了解和排查问题隐患,主动化解组内矛盾纠纷,做农村社会和谐的“稳压器”。

当好群众服务员:帮扶包联农户排忧解难、解决问题,做好代理事务、农技指导、生产发展、解决民生等日常服务工作,做服务群众的“好公仆”。

当好工作指导员: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培育主导产业、落实增收项目、完善基础设施、规范村务管理、推进升级晋档、抓好创先争优、组织乡村文化,做推动发展的“加速器”。

 

“五措施”确保真抓实干

 

推行“包组联户”机制,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为避免流于形势,根据工作需要紫阳县出台了五项制度和措施,以这些制度和措施确保干部联户联责、联责联利、联利联心,真正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组、服务到户、增收到项。

严格考核:各镇成立由3名以上专职干部组成的考评督察办公室,采取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和年度总评相结合,全面掌握“包组联户”干部的工作任务完成和群众评价情况,全方位考核评价“包组联户”干部的工作成绩。将“包组联户”考核成绩按30%的比例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与干部绩效工资、评优树模、晋职晋级等切身利益挂钩。

跟踪督查:无特殊情况,各镇坚持每周日下午领导例会,周一机关干部例会,研究、汇报、安排“包组联户”工作,在抽查汇报中用“抓阄”等办法随机抽取35个号进行现场汇报,汇报后考评办现场电话免提核实。同时,各镇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每月坚持利用两天时间到村收集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对发现不足或不良反响,及时温馨预警,帮助干部迎头赶上。

强化培训:为提高干部素质,确保包联效果,切实解决干部“会包、能包、包得好”的问题,各镇以镇党校为阵地、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在经常化和规范化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干部的政策学习和能力素质提高。很多镇还开办了“干部讲坛”,不仅邀请专家讲课,也积极动员本镇干部自己上讲台交流心得,充分发挥老干部“传帮带”的作用,持续提振“比学赶超”氛围。

集中会审:对“包组联户”干部在职责范围内解决不了的一些问题,各镇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进行集中研究解决。属于镇内解决的,拿出具体解决方案,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限时办结。属于需要上级出面解决的,确定专人送转,并负责追索处理结果,现场回复诉求者本人。确保群众困难“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后勤保障:为进一步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各镇竞相推出“后勤保障”的温馨政策,有的为“包组联户”干部配备专用下乡皮包、雨伞、手电筒、解放鞋,按月发放50元交通费;有的为“包组联户”干部配备电脑,便于及时更改、完善农户信息,提高电子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有的从优化机关条件入手,办好机关“廉政灶”、修建洗浴室,让干部下乡回来随时有饭吃、有热水澡洗。

 

“五变化“彰显巨大成效

 

“包组联户”机制推行后,有效解决了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服务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和称赞!

工作落实了!“包组联户”把管理的触角深入到各家各户,每个干部都有“责任田”。根据分工,党委、政府的各阶段工作很容易就分解落到每个干部的头上,各种决策也很容易就“一杆子插到底”,贯彻落实到农户家中。在去年百年一遇的7.18特大洪灾中,县上提前一天预警,接到通知后全县千余名“包组联户”干部迅速通过电话或者亲自跑到农户家中,组织隐患区群众转移,由于撤离及时,有效避免了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其它如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难度较大的重点工作,也由于走访得勤、监控有力、整改及时,都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

社会和谐了!很多矛盾纠纷都处理在了萌芽状态,2010年紫阳县信访总量较往年相比整整下降了45%,成功创建了“平安县”和“三无县”。城关镇由于社情复杂,信访量始终居高不下,一直排名全县之首,自推行“包组联户”机制以来逐月减少,至去年4年月终于实现了“零上访”。工作中,“包组联户”干部与村干部形成既互相支持配合又互相监督制约的关系,有力避免了惠农政策兑现中的“优亲厚友”、“短斤少量”、“变形走样”的现象,保证了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经济发展了!通过“包组联户”干部面对面、心贴心的真情帮扶,很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了推广,茶叶、魔芋、厚朴、蔬菜等农村支柱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得到了很好的服务和衔接,使农民切实增加了收入。2010年,紫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4031元,同比增长了23.4%。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热潮涌动,近三年来全县共修建了1780公里进村水泥路,完成饮水工程150多处,80%以上村的群众都过上了“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湿鞋”的好日子。

关系融洽了!干部在组上有“新家”,群众在政府有“亲戚”,“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干部有了工作抓手,群众有了帮扶靠山,党群、干群关系为之大变,更加融洽。很多农民感慨:“现在的干部就像自家人一样,常来常往,处处为我们着想,为我们排忧解难,这样的干部我们老百姓欢迎!”很多村干部也说:“原来实行包村,镇上干部都成了上传下达的通讯员,说是包村其实包的就是我们村干部,现在好了,直接包到组联到户成了实干家,镇村干部齐心作战,我们有了主心骨了,工作起来也有劲多了!”

干部成长了!推行“包组联户”机制后,乡镇政府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干部蹲机关的少了,下乡走访的多了,自觉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通过“包组联户”,逼着干部加强了学习,也在具体工作中使干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成长,很多干部成了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万金油”和“百事通”。由于与群众经常见面、经常打交道,群众感情、群众观点、宗旨意识也日渐浓厚,很多干部都有了自己的“农民朋友”。在刚刚结束的乡镇党委换届中,全县一共有36名镇干部得到了提拨重用。(作者;分别为紫阳县委组织部部长、紫阳县双桥镇党委书记、紫阳县委宣传部通讯组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