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十期 > 正文内容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2011-12-19 10:05 来源:
字体大小:【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平利县卫生局

 

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平利卫生工作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紧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线,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重点工作落实,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连续多年来全县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群众主要健康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全市卫生工作综合考核中连续多年位居前列,有力维护了群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强化体系建设,优化服务环境

基础设施落后,医疗卫生人才匮乏,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平利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奠定县域卫生事业发展良好基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平利县紧扣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重点,不断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基层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目前,全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07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县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合作医疗、卫生监督等医疗卫生单位各1个,镇卫生院11个,村卫生室190个。共有卫生人员829名,平均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达到3.6人和2.5张。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过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和内部挖潜,近年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648万元,相继完成了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县中医院整体迁址新建、县妇幼保健站业务综合楼新建等重大工程建设,全县11个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实现全覆盖,按照一村一室和三室分设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全县190个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投资2600万元的县医院住院楼改扩建完成工程主体建设。全县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达到37740平方米,较十一五初期同比增长40%,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平利县政府坚持通过公开招考招聘、振兴人才计划等渠道,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引进卫生技人员20名以上。通过“万名医师培训计划”、岗位练兵比武、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每年选送优秀卫技人员参加省、市各类专业技术培训100人次以上,县、镇每名卫技人员年均培训达到100个学时以上,村医每年集中培训达到80个学时以上,实现了卫技人员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全县卫技人员总量和素质不断提高,卫技人员总量较“十一五”初增长36%,卫技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43%,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比例达到32%,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强化。

二、强化合作医疗,保障群众基本医疗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突出问题,促进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平利县新农合工作自2006年启动以来,坚持从优化制度设计运行入手,以实现全民参保为目标,以突出做好重点人群保障、大病保障为重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群众参合率和受益率逐年递增。2011年,全县新农合人均参合资金达到230元,参合人数达到17.8万人,参合率达到95.63%新农合制度运行六年来,累计参合106.8万人次,筹资1.19亿元,补偿53.6万人次7900余万元,新农合群众受益率达到98%以上。

――群众参合基本实现全覆盖。为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扩大新农合政策受益面,平利根据县内山大人稀、流动人口多的现实,坚持将宣传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以边远山区和流动人口为重点,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开展新农合政策宣传,累计发放合疗政策知识宣传资料5万余册,做到新农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群众主动参合意识不断强化。积极探索推行新农合筹资新模式,以方便群众参合和保障重点人群参合为重点,建立了集中缴费与常态化缴费相结合、定点缴费与入户收缴相结合,长期外出群众可通过邮寄缴费参合等多种筹资方式,对贫困群众通过民政救助、计生帮扶等多种渠道予以解决个人缴费,实现应保尽保。

――补偿水平逐年提高。建立了大病统筹、门诊统筹、慢性病、特大病二次补助“四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并根据新农合筹资标准的提高,同步提高参合群众补偿比例和标准,群众年人均门诊可用消费达到40元,参合群众大病住院政策范围内县级医院报销比例达到75%,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达85%,常规补偿封顶线达5万元,特大病二次补偿达到7万元,累计补偿最高达到12万元。年满8090周岁的参合高龄老人患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分别按80%90%比例补偿。白血病、65岁以上老人镶满口牙项目新增纳入新农合报销,群众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大幅提高。

――运行管理不断优化。在全省率先组建了乡镇合作医疗管理站,全面承担乡镇新农合政策宣传、参合筹资、信息管理、补偿经办、运行监督等工作,新农合运行管理体制得到根本理顺。加快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275万元,建成县、镇、村三级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县内所有新农合经办管理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联网管理,参合群众可在全县范围内实现自主择医,即时补偿,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就医补偿,信息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全面落实新农合基金运行全程无缝监管机制,新农合基金规范、透明、安全运行。

三、强化公共卫生,提升农村卫生预防保健水平

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让群众“少得病”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关键和核心。近年来,平利县以新医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为契机,全面强化公共卫生工作落实,群众健康得到切实有效保障。

――重点疾病防控成效显著。全县儿童免疫规划11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持续稳定在95%以上。结核病人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2002年以来,全县共纳入项目管理免费治疗肺结核病1760人次,结核病人追踪率达到100%,治愈率达91%以上。艾滋病人“四免一关怀”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麻风病防治取得良好成效,连续多年无新发病例出现。非典、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等重大突发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无重大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地方病防治成效明显,完成防氟砷改灶4万余套,实现病区全覆盖,使16万人摆脱了氟砷中毒危害。碘盐食用率达100%,碘缺乏甲状腺肿患者纳入项目治疗200例。疾控能力建设获得国家疾控局调研充分肯定。

――妇女儿童保健水平持续提高。降消”、“出生缺陷防治”、“孕免”等重大妇幼卫生项目有效开展。2009年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以来,共补助孕产妇2585206.8万余元,补偿率达到98%。为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等全程医疗服务,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34%。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叶酸服用率达85%,新生儿访视率达97.8%。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下,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惠及全民。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健康建档、老年人健康保健、慢性病人健康管理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落实。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居民健康建档率达到77%,基本掌握了群众健康第一手的资料,并将逐步建立区域联网管理和动态更新。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实现全覆盖,35岁以上人群慢病筛查出10605名高血压、3862 名Ⅱ型糖尿病及674 名重症精神病患者全部纳入健康管理,管理率分别达到95%、97%及92.9%,项目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有力。健全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各专项应急救援工作预案,县财政坚持每年拿出50万元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专项经费,分类分层建立了卫生应急队伍和专家库,充分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形成了反应迅速、防控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在应对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和20107.18特大洪灾应急救援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确保了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有力保障了群众健康安全。

――爱国卫生工作蓬勃开展。广泛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各项工作有序强力推进,卫生创建、农村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共有76个省市级卫生单位,20个省级卫生村、7个省级卫生乡镇创建达标,县级卫生单位、卫生镇村创建覆盖率达到70%以上。农村无害化改厕工作全面扎实推进,已完成农村改厕1500户,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70%以上,群众健康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四、强化优质服务,增强医疗服务能力

――诊疗水平显著提升。以医院等级创建和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创建为抓手,以一般诊疗业务能力提高为基础,以高精尖医疗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和医疗特色专科能力建设为突破,有力促进了全县医疗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县级医院CT、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添置应用,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了500毫安X光机、台式B超等先进检测设备,村级卫生室诊疗床、药品柜、冷链运转冰箱等常规诊疗设备配备到位,剖宫产、腹腔镜、骨外等医疗手术在县级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得到熟练开展。基本实现了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一般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让90%的患者能够在县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服务质量不断优化。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大力度推进医疗机构服务体制、运行机制创新,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一是积极推进县镇、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按照以城带乡、以强帮弱、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理念,实现县镇、镇村的医疗业务、专技人员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有效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二是在全县医疗机构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以医务人员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医德医风为核心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杜绝医务人员工资与收入挂钩现象,有力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三是建立信息化现代医疗管理服务模式,计划投资178万元建成县内卫生信息化管理服务网络,投入250万元的县医院电子病历和区域诊疗系统建设完成系统调试,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四是扎实推进“优质护理”和“临床路径管理”示范工程,在县级两院选择了40%的病床和5个单病种进行先期试点,并逐步在全县铺开推行,患者就诊流程进一步简化,服务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医药费用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从2010111日起,在全县11个镇卫生院和190个村卫生室全面启动基本药物配送“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达到100%基层医疗机构人均门诊、住院费用平均下降18元、262元,同比下降21%18%。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三合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五、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塑造良好行风

近年来,平利县坚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基本要求,以全面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等领域专项治理为重点,扎实组织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卫生院”、“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等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工作力度,全县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档率达到100%,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意识得到不断强化,有效杜绝了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开单提成等不良现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在2010年组织的全县行风满意度测评中,卫生工作群众满意度达到95%,平利的医疗卫生事业正步入快车道发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