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十期 > 正文内容

对平利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思考

2011-12-19 10:21 来源:
字体大小:【

 

对平利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思考

中共安康市委政研室

 

近些年来,平利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活力。一是茶饮产业率先突破,产业化体系初步建立2010年全县茶饮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初步显现出园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雏形;二是新型工业快速增长,支撑县域发展能力增强去年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23亿元、8.56亿元,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工业增速十强县;三是“百里生态经济长廊”建设扎实推进,示范作用明显。建成长安省级绿化示范镇和一批生态新村,山水田园、经典农家的“魅力乡村”成为名片。随着安平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平利作为我市“一体两翼”重要一翼的后发优势更加明显。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坚持循环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打造魅力城乡,必将推动经济社会跨上新台阶。

一、围绕“三个升级”,深入推进一业率先突破

推进茶叶基地向有机化升级。有机化生产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平利已经具备生产有机茶的基础条件。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把生产有机茶的要求,外化为推行“猪沼茶”循环发展模式。按照“保护环境、科学选址、相对分离”的原则,依据相宜比例,在茶园周边合理布局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和沼气,引导茶农使用沼液、沼渣为茶园喷施追肥、防虫防病。保证茶叶在生长源头上无害有机化。同时,按照“品种相宜、搭配科学、设计美观”的要求,选择间套能够提升茶叶内在品质,又与茶树生长相宜的桂花、金银花等乔、灌树种,形成复合生态系统,改善茶园小气候,收到提升茶叶品质、打造“园艺”茶园的双赢效果。

推进“庄园经济”向现代企业升级。平利茶业在长期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茶庄”式产业大户,这种经营模式在平利茶叶产业的初始阶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种家庭经营模式,已很难适应平利茶业发展新阶段的现实要求,更难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应按照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适时引导、支持这些“茶庄”主按照“分工更细、合作对接”的模式,向专业化的现代企业演进;引进大资本、大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在更大更广的平台上开展市场营销。

推进茶饮产业向高效利用升级。平利茶业是否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率先突破,应该有三个标志,一是高效茶园应达到较大规模;二是茶叶产品形成系列,尤其是工业终端产品茶多酚的落地生产;三是茶产品区域交易市场的形成。其中,基础是基地,引领靠市场,关键在资源高效利用为特征的新产品开发加工,如果只是生产单一的绿茶,不仅难以适应当今主流市场特别是高端消费群体对红茶、乌龙茶等品种的多样化需求,把自己局限在有限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只利用了宝贵资源中最精华的不到三分之一,浪费了大头。应在继续抓好绿茶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开发红茶、乌龙茶等系列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使鲜叶利用从“一芽”扩大到“一芽三叶”,这相对于绿茶而言,鲜叶利用提高了几倍;再有茶多酚加工的上马,可使茶叶资源得到更充分、更彻底的高效利用,将使平利茶叶加工向更深层次延伸,整个产业将发生质的飞跃,这一业的主导地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坚持“三个着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着力推动循环发展。青山绿水是平利最可宝贵的生态资源。一切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发展必须具有生态环保性质,既要有更多的经济效益,又要安全、节能、低耗,实现“资源合理化、废物产生减量化、生产过程无害化”。 一应充分利用平利生态环境优良、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以茶叶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二是科学、稳步推进重晶石、水泥等矿产资源开发,按照“循环利用、吃干榨尽”的要求,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三是在稳步推进水电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发风力发电,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四是着眼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在壮大县域工业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实现产业集聚、强化要素集约利用的重要平台。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有利于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和政府服务成本,有利于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坚持项目带动、园区承载、集群发展,建好陈家坝绿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和老县新型建材工业园,把关联企业集中布局,实现上下游产品循环利用,促进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关键是应着力培育大企业,说到底,只有大企业、大集团才有能力发展循环工业,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一定要将资源打包成大项目,招引大企业。

着力推进产业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工业支撑,三化同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就平利的资源特点看,显然不能就工业抓工业,而应该发挥工业“接一联三”的作用,把发展工业与现代农业特别是茶饮产业相对接,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让以茶叶为主的现代农业成为工业稳固的原料基地,让工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的销售市场;同时,把发展工业与三产服务业相配套,发展关联产业,形成若干区域性交易市场。支持大企业、大集团下功夫开发、打造三、五个市场前景好、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的终端产品,使众多的、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紧紧围绕“拳头产品”连接起来、聚集起来,互动发展。

三、把握“三个关键”,深入开展魅力城乡建设

突出重点区域。综合分析多种条件和因素,应以安平路为轴线、夹在五峰山、马盘山、女娲山、关垭这“三山一垭”山脊以内的区域为核心区,按照“山上森林覆盖、川道田园风光、城镇环境优美”的空间发展目标,以发展休闲、健身、体验式生态旅游为定位,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条件、培育绿色文明为抓手,聚力提升宜居县城、长安茶博园、龙头农耕园、陈家坝工业园、琵琶岛“一城三园一岛”建设水平,着力打造“山水田园、经典建筑,产业融合、城乡一体”的核心示范区,塑造“女娲故里、绿色平利、魅力城乡”的崭新形象,辐射带动其他区域跟进发展。

打造精美县城。根据建设山水园林县城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县城未来发展,应将长安纳入县城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主城人居、西区工业、东部田园”的功能划分,实施“两镇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独具风格、布局清晰、分工明确、板块鲜明的宜居宜游大县城。主城区建设应按照“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定位,树立“建的从容、美的自然”的理念,坚持规划先行,打造经典建筑,不留遗憾工程;突出抓好城区植树增绿、坝河六级提水、五峰山森林公园开发和马盘山革命公园改扩建等重点工程,提升县城休闲于河滨品茶论道诗情画意、健身于两山公园漫步攀登、体验于农家茶园摘芽制茶等生态旅游功能;以平利高中新建工程和县医院提等升级为重点,不断提高城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西城区应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聚集水平,加快河滨“女娲大道”工程进度,同步搞好绿化建设,使其成为“环境优美、生产清洁”的工业新区。城区东部应以“长安茶博园”建设为抓手,着力塑造以“优质生态、高效茶园、经典民居”为标志的山水田园区。

坚持文化引领。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女娲文化中“崇尚自然的绿色情结,尊重生命的人本意识,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勇于奉献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艰苦创业的价值观念”,对于当代平利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应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将女娲文化的深刻内涵内生为全县人民的精神动力,奋发有为,艰苦创业,追求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外化于城乡建设的个性塑造、经典民居的格调定位和民俗风情的传承发展之中,促进人与自然更融洽、更和谐地共生共荣;延伸到茶叶种植、采摘、制作的生产经营过程和传统茶艺的挖掘、创新之中,打造真正具有平利特色的茶文化,让人们在品鉴天然佳茗、欣赏茶艺表演中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努力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和风光优美、社会繁荣的县域形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