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十一期 > 正文内容

抢抓机遇建设区移民搬迁惠民生

2012-01-11 15:41 来源:
字体大小:【

    晏坝镇位于汉滨区西南部,距安康城区29公里,辖12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225210250人,镇内山大人稀,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基础发展滞后,三分之二的群众生存环境极为恶劣。20107.18的洪灾使该镇居住在高山危居的群众损失惨重,如何搞好家园重建,该镇抓住统筹城乡发展和陕南山地移民搬迁安置的历史机遇,大胆尝试规划建设山区集镇社区。目前,一个规划总面积7.72公顷的集镇社区雏形已基本形成。全镇已落实搬迁对象350户,其中入镇进社区102410人,到中心村安置点185760人。一期入镇进社区84320人的搬迁户房屋已建起,12月底入住,二期入镇进社区158623人的建房工程已动工。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全部将境内受滑坡体、泥石流和洪水威胁、居住高山偏远且基础条件差的农户全部迁入社区和集中安置点,使群众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抓队伍  转观念   定思路

 

    一支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搞好一项工作的关键。首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任责任组长,抽调相关部门负责人成立晏坝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抓好落实;其次是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具体包抓人和时间要求、工作措施;再次是认真做好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消除“畏难、观望、等靠”思想,加强政策宣传,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精力投入到移民搬迁的具体工作中去,积极主动的开展集镇社区建设,创造性的推动山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播政策   摸底子   建网络

 

    建好一套真实完善的数据网络是确定搬迁对象的基础。镇干部坚持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工作,当好“两员”:一是当好宣传员。把省市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目的,搬迁安置的方式,国家政策补助标准,农户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和需要提出的手续等有关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人人皆知。二是当好普查员。普查干部按照“除险、治穷”两个搬迁目的,通过向群众讲清除险搬迁是为了解决长期受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威胁的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居乐业的问题; “治穷”,是为了解决长期居住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没有发展潜力,无法脱贫致富和迈向小康的问题;消除顾虑,落实搬迁对象。其次是结合本镇实际瞄准四类人群:受滑坡体、泥石流、尾矿库威胁区域的群众,长期受洪水灾害威胁的群众,居住在边远两山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脱贫致富无望的贫困人口或低收入人口;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搬迁的群众。随后逐户进行登记造册,填写《晏坝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调查摸底表》,建立档案资料,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薄、区有库,为整个工作的统筹安排和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识镇情   定规划   绘蓝图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把握好规划选址这个环节。一是合理选址。社区和村级安置点选址坚持“四靠一避”和“随山就势”的原则,即社区选在靠近集镇、村级安置点靠近中心村、靠近公路、靠近水电,尽可能方便搬迁户群众生产生活;避河道、滑坡体、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区,确保搬迁群众居住安全;随山就势,不搞大开、大挖和大建,过多投入,尽量减少搬迁户的费用。目前,镇上通过地质勘测、民情摸底、统筹规划确定了集镇中心社区和双涧、金龙、竹园、桂坪四村中心安置点。二是抓好规划。对于移民集中安置的做到一次规划、分类实施的思路,综合考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污水垃圾处理和综合防灾减灾等配套设施建设,达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同时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为移民后继发展预作安排。三是量力而行。坚持注重地方特色、实用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既要着眼长远、超前设计,又要充分考虑搬迁群众承受能力、民风民俗等综合因素,把社区建设真正搞成惠民工程。

 

                   定标准     展风格    显特色

 

    晏坝受地理条件限制,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安置所有搬迁户,实现搬得出、占地少、建得起、住得稳、能致富,镇上通盘考虑、实行分类指导。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严控建房面积。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坚持小面积、广覆盖的原则,严控移民建房面积。中心集镇安置的,每户宅基地控制在1.5分地以内;中心村集中安置点的搬迁户,宅基地面积可以考虑2分地左右。二是严控建筑面积。入集镇进社区安置的,户型按照22层设计,建筑面积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到中心村安置的,户型提倡32层设计,建筑面积控制在180平方米左右。同时,在户型设计上统一风格,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三是明确建房主体。移民建房采取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户型,统一建设标准。引导搬迁户成立工程代表委员会,由代表委员会采取招标的形式选择建筑企业,签订建房合同实施,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监管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灵方法   保生存    促和谐

 

    根据省、市、区的有关政策要求,结合镇实际情况,移民搬迁安置采取三种形式进行:一是分散安置与集中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积极引导群众向基础设施较好,社会公共服务相对齐全的安置点和社区聚集。二是无土安置与有业安置相结合,以有业安置为主。凡是有复垦土地条件的地方,应优先把新增农业用地调剂给迁入户;凡是有土地流转条件的,优先引导迁入户租地耕种。搬迁户也可以将原承包地、林地流转给没有搬迁的群众,用收益补偿无土安置带来的生活困难,并组织搬迁户把可利用的荒山和空地全部建成林果园,引导他们从事三产、劳务等产业,解决搬迁户今后收入。新型社区建成后,公益岗位按照每户一岗安排给搬迁户,增加他们的收入。三是镇内安置与镇外安置相结合,以镇外安置为主。积极鼓励富人进城,有经济头脑的到川道创业定居,坚持镇内有计划安置、镇外有组织安置相结合,引导搬迁对象投亲靠友,自行联系向镇外迁移,拓展移民安置空间。对自愿镇外安置户按照相关政策和规定,领取移民搬迁补助。

 

                  捆资金   严监管   出成效

 

    实施移民搬迁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解决好资金问题,是移民搬迁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一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上级对移民搬迁建房补助,结合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进行有效整合。二是完善资金监督机制。在资金兑付上,对于政府统建的搬迁户,国家补助不发放个人,搬迁户缴纳个人承担部分的建房和地基资金,由政府与搬迁公司统一结算;对于分散安置的搬迁户,采取“一折通”的办法将资金直接发放到搬迁户手中。通过严格资金管理和规范使用,使搬迁资金发挥了应有效益。

    堰坝镇在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中,经过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山区镇情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是一项安民、富民、惠民的宏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使这项惠民工程真正惠及广大老百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