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十一期 > 正文内容

积极推行镇干部驻村服务日新机制不断提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新水平

2012-01-11 16:53 来源: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我区在探索建立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的实践中,按照“顺应民意、深入调研,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思路,创新提出了“镇(办)干部驻村服务日”制度,通过选择在县河镇29个村进行为期半年的试点和推行,这一制度初步彰显出积极贴近群众、主动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理念和功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欢迎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一、创新缘由  发端于实践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强农惠农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镇政府职能发生了“多予少取”的重大变化,一些基层乡镇干部对农村群众工作出现了弱化的迹象,主要表现为对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突发事件等“硬指标”重视,而把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政治任务视为“软指标”,工作上处于“撂荒”状态。虽然各镇也都建立了干部包村制度,但由于制度原则要求多,具体规定少,缺乏刚性约束,给有些驻村干部留下了村上可去可不去、工作可抓可不抓自由掌握的空间,致使许多问题沉在下面得不到及时解决,小矛盾拖成大问题,群众与干部积怨越来越深,对立情绪越来越大。有些群众形象地说“见到驻村干部是巧事、找不到驻村干部是常事、驻村干部服务帮群众是怪事”。这些现象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镇上干部虽然处在群众四面包围之中,但群众观念淡化、脱离群众的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下功夫解决好这些问题,党和政府有关农村的方针政策就很难落到实处,农村基层的稳定发展和政权建设就有失去广大群众拥护支持的现实危险。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树立基层农村镇上干部 “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建立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关系?严峻的现实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倡导号召下,不少镇党委通过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相继创新推行出“镇干部驻村集中服务日”制度的雏形,初步找到了破解驻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问题的“金钥匙”。为了使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我们及时派人把一些零散感性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完善,又经过区委研究决定,在今年上半年,提出了在继续落实镇干部包村制度的基础上,从转变干部作风、方便群众办事的需要出发,实行镇干部固定每个周二在村活动室服务群众的做法。为了确保这一做法稳步推进,先在县河镇进行试点,通过反复论证和不断完善,将这一基本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配套建立一系列实施细则,逐步在全区34个镇办稳步推开。“镇干部驻村服务日”这一制度正是在群众十份渴望、实践迫切需要干部转变作风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基本做法  着眼于实用管用好用

    推行“镇干部驻村服务日”制度,是新形势下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为了确保这项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收到实效,促使包村干部把忧民爱民为民的真情送到村民的心坎上,我们在县河镇的先行试点中突出抓了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1、落实保障措施,解决“下得去”的问题。为了促使包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到村上安心工作,采取了三条举措:一是对每周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统筹谋划,合理调整,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一切工作任务必须为“周二服务日”让出时间,确保包村干部“周二服务日”真正下得去。二是从人性化管理入手,为每名驻村干部统一配备雨伞、手电筒,按实际工作日补助伙食费;对所下村距镇政府5公里以上的驻村干部,按月补贴交通费。三是办好机关干部食堂,修建洗浴室,确保干部下村回到机关随时有饭吃,有热水澡洗。

    2、明确职责任务,解决“干什么”的问题。为了确保驻村干部到村明白有事干、知道干什么,我们明确了驻村干部 “五帮五服务”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即:帮产业结构调整、帮社会平安建设、帮精神文明创建、帮计划生育工作、帮解决实际困难,服务于治安联防、服务于医疗卫生、服务于技术培训、服务于扶贫帮困、服务于政策咨询。并要求每位驻村干部当好落实政策的 “宣传员”,“村干部”作风的“监督员”,处理纠纷的“调解员”,上下沟通的“联络员”,便民服务的“代办员”。

    3、探索方式方法,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为了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我们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基本方式方法,要求驻村干部认真执行:一是填写建立《民情档案》。通过定点接访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每户的家庭人员、经济结构、收入状况、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如实填写,摸清开展工作的底数。二是填写《代办事项受理卡》。对村民委托的事项,要认真审理,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当即受理;对一般性事务做到一天办结,需要镇办党委、政府研究办理的事务,做到三日办结;对超出镇职权范围需上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承诺办结时限,办结完成后,反馈给申办人,并由申办人在受理卡办结栏内签字;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消除偏见和误会。三是发放《便民服务明白卡》。将个人姓名、联系方式、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监督电话统一印制在《便民服务明白卡》上,逐户发放,提高工作的公信度和透明度。

    4、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干得好”的问题。为了确保驻村工作日制度能够长期坚持、不断深化,我们建立了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一是实行联席会议制度。镇上每逢周一如无特殊情况,召开党政联席专题会议,主要研究驻村干部反馈“集中服务日”受理群众的问题或矛盾,能解决的当即拿出实施方案,现场给责任部门、单位和责任人签发督办单,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建立《服务群众销号台账》,统一建立《镇干部驻村服务日》工作台账,对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办一件销一件;超出镇职权范围的问题向上级机关或部门汇报反映,积极争取解决,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建立考评督察制度。要求镇办党政“一把手”每季度、包片副职领导每个月对驻村干部在“集中服务日”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办一件、结一件。每周对所包联村的集中服务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并将督查情况记入驻村干部工作档案,作为评比、提拔、交流、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效果  凸显于顺应党心民意

    目前,在县河等镇办驻村干部每周二全部落实按时到村上岗,并做到联系群众走得近,措施有力作风实,工作主动效果好。以县河为例,今年6月以来,29个驻村干部在“接待日”累计接待群众1322人,代办业务496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202件,调处各类群众纠纷15起,办结率100%,满意率100%,群众来访和越级上访次数与去年同时段相比减少了80%。实践说明建立“镇干部驻村服务日”制度是一项符合实际,顺应民心的好制度,在巩固基层政权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会日益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一是走近群众体现了面对面。在推行“驻村干部集中服务日”制度以前,一些群众到镇上办理有关事宜,由于翻山越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往返几十里,花钱又费时,有时一件事情来回跑许多趟也未必办的下来。自从这项制度推行以后,驻村干部坚持“把方便送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每周星期二不用预约,就准时进村定点上班,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相关问题,减少了群众到镇上办事的环节,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县河镇财梁村一张姓夫妇在驻村干部集中服务日申报二胎生育审批手续,从申请表领取、提交到村计生员和驻村干部审核、签字,不一会儿就办妥。他们高兴的说:“过去办事得到镇上跑无数趟,如今不出村就办妥,这是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二是解决问题体现了心贴心。在落实这一制度中,驻村干部对待群众求助解决的问题,坚持“难事易事一样受理、大事小事一样负责、急事缓事一样对待”,努力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县河镇关沟村村民袁志弟,在安平二级公路拓宽时,因放炮把他家房屋震成危房,上级补偿了2750元,本人不服,多次到市、区上访,不仅要求增加补偿款,还要求新划拨一块宅基地,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没有解决。今年6月份,镇驻村干部罗先运在集中服务日这天,受理这起上访件后,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经过深入了解情况,上下多次协调,使袁志弟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他从此息诉罢访。

    三是工作效果体现了实打实。镇干部在推进“集中服务日”制度中,不断强化“好事做好、实事做实、难事做成”的意识,自觉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帮助村组和群众解决了一个有一个实际困难。县河镇白垭村三个组的群众用的是邻县的电,该县在农网改造中,不慎把连接这三个组的电源切断,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又没有及时接通电源,群众准备集体到市、区上访。驻村镇干部村受理这一问题后,及时反映给镇上主要领导和区供电部门,经过多方面的配合支持,在半月内就解决了三个组村民的用电问题,有效化解了一起群访事件的发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