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第一期 > 正文内容

建设山水园林县城带动城镇建设跨越发展

2011-01-05 09:01 来源:
字体大小:【

 

建设山水园林县城    带动城镇建设跨越发展

平利县城乡建设局

 

    建设山水园林县城是平利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高瞻远瞩,经过反复科学论证制定的重要战略决策。对于提升县城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和带动平利城镇建设跨越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建设山水园林县城,就是要坚持人本理念,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有机融入山水园林文化,充分利用原始的山、水、物候等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因势利导地加以建设、改造和提升,赋予其新的人文精神和内涵,形成具有山水园林整体风格的独特城市气质,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建设现状

    近年来,平利县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县城目标,突出基础设施和人文景观建设、房产开发、城市管理、城市拆迁、人口膨胀六大重点,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县城框架不断拉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功能逐步健全,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管理日益规范,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加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建设构想初步实现,“一河两岸、两环三区、四街五桥、湖光山色”的特色城市景观和山水园林县城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山水园林县城风貌呼之欲出。

    1、做好山水园林县城建设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

    牢固树立规划立县理念,高度重视规划引导项目投资、促进产业聚集、统筹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按照山水园林县城建设要求,全面完善县城规划。一是及时制定完善建设山水园林县城的发展战略、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二是抓紧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规编制。三是对县城绿化、城市景观、灯饰亮化、市政设施等重点项目高起点编制完善专项规划,实行高标准建设。四是结合实际制定城区生物种群多样性发展规划,不断优化城区生物种类结构,提升种群品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加速推进以市政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县城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近年来,始终把建设山水园林县城作为建设和发展的总目标,突出“一河两岸”开发、新正街提等改造和陈家坝新村建设三大重点,加大拆迁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了市政工程、环卫设施、住房保障、绿化亮化美化、特色人文景观等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县城建设总投资累计突破5.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6200万元,“创卫”顺利达标验收,县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首先,全面加快城区路、桥建设与改造。形成了六横(新正街、老正街、建设路、河滨北路、河滨南路、南新街)七纵(西直街、大什字、五峰路、东一路、东二路、东三路、东四路)的城区路网框架和体系。对城区近40条街巷全部进行了路面和排污管网改造。启动了新正街提等改造,强弱电入地土建工程全面完成,人行道铺装改造前期工作已完成,力争尽快启动,春节前完工。西直街道路及排污管网改造待拆迁完成后即可启动建设。先后建成东大桥、南大桥、景观步行桥和马龙潭大桥,与原西大桥一起,形成了五座大桥飞架坝河、连通两岸的格局。第二,城区环卫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在“创卫”过程中,新配备街道果皮箱381个、垃圾桶562个,建成垃圾中转站9处,新、改建水冲式公厕9座,配备了扫地车、垃圾压缩车、洒水车、垃圾清运车、高空作业车等市政车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机械化水平;积极争取的垃圾填埋场项目完成初设并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已建成道路、挡坝、泄洪管道等基础设施,待省、市下达计划并资金到位后,主体工程即可全面动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已获省、市立项,选址、圈地等前期工作完成。第三,加快了以南区商住楼、新正街标志性建筑和廉租住房为重点的住房保障建设。南城商住楼开发形成规模,新正街黄金地段的标志性建筑正抓紧建设并陆续竣工,三年来累计完成商住楼开发34万平方米。同时,高度关注民生,抢抓政策机遇,加紧实施了廉租住房建设,东区一期廉租住房174套已全部配租入住;黄洲馆二、三期20010000平米廉租住房开工建设,主体一期工程即将完成;药妇沟口“四季阳光”小区10000平米廉租住房项目正在组织招投标,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发建设中,坚持道路、绿化、照明“三配套”原则,开发建设一片,配套设施完善一片,并按照山水园林县城的要求,努力做到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和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第四,县城绿化成效显著。按照“建一房绿一点、修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绿一片”的布局要求,不断加强绿化美化建设,提高绿化美化水平。通过拆墙透绿、街道增绿,共完成以新正街、女娲文化广场、“一河两岸”、城南、陈家坝沿线为重点的数十处绿化景观工程与小品建设,城区累计栽植大树3000余株,建成区绿化率超过33%,人均公共绿地达8平米。第五,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提升了城市形象。完成了“一河两岸”一、二期工程主要节点的灯饰亮化工程,沿线主建筑及五座大桥的灯饰亮化已完成规划设计;背街小巷的路灯实现了全覆盖;新正街临街主建筑“穿衣戴帽”和亮化工程逐步实施,初步形成了靓丽的城市街景与夜景。第六,高标准完成了“一河两岸”一、二期景观、绿化工程,两级橡胶坝建成使用,围水成湖,形成2公里的人工湖面和旖旎迷人的城市水景;“一河两岸”三期景观工程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第七,陈家坝242户民居欧式改造及人行道、排污管网建设和路灯安装全部完成,使县城“西大门”形象得到极大改善。另外,商贸小区排洪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今年底主体建设可完成;38米宽的“迎宾大道”可望于明年启动建设。

    3、强化山水园林县城建设管理,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是在完成有关规划编制后,尽快建立管理制度,确保规划方案得到严格执行和顺利实施。认真实行“一书两证”制度,进一步规范建设审批行为,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个会、建设一盘棋。同时,加强建设行为全程监管,加大依法查处突破规划的建设行为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乱占乱建发现一起、处罚纠正一起,全力维护规划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切实将《城乡规划法》落到实处。二是坚持走边建边管、边管边建的路子,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一方面,结合山水园林县城建设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县城建设管理法规制度,健全有关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法规制度得到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三是结合“创卫”扎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城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管护,认真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营造良好的发展和人居环境。首先,认真宣传并贯彻落实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进行城市管理,坚决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城市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第二,加大对突破规划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约束力。第三,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与加强日常监管紧密结合起来,以“四乱”、“六小行业”、户外广告、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和居民小区为重点,突出抓好“治脏、治乱、治差”工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市容市貌与环境卫生明显好转。第四,在对城区18条主街道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的基础上,把保洁范围逐步扩大,将4个城中村纳入城市环卫统一管理,基本实现了环卫工作城区全覆盖,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营造了更加干净整洁、优美舒适、健康文明的人居环境。第五,加强了以文化广场与“一河两岸”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管护。在发挥“天眼工程”作用的同时,安排人员对广场、河滨路及其他区域和路段的重点设施进行巡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使市政设施和绿化成果得到有效维护,完好率达95%以上。第六,积极推行物业管理,把物业管理工作作为实现城市管理新突破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在东区廉租住房小区组建了首家物业公司并已投入运营。下一步,将总结经验、逐步推行。

    4、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体系

    一是把山水园林县城建设作为全民共享的公益性事业,将其规划、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体系,走财政投入与部门投入并举的路子,积极增加政府投入,不断扩大部门投入。近年来,平利在财政状况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山水园林县城建设投资规模。二是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盘活县城土地资源,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加强监管二、三级市场,采取拍卖、招标和协议的方式,广泛聚集民间资金;以单位办公区的有序迁移,带动新区土地增值,集聚人气,以房产开发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有效引入市场机制,充分挖掘城乡各种资源,对城乡可经营项目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其运营收益补贴山水园林县城建设。四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干部职工和个体私营业主到县城购房置业,有效加大对县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的消费投入。五是牢固树立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意识和观念,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畅通与中省市的信息互动平台,在充分利用本地资金的基础上,积极跑项目争取资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多渠道、全方位引进县外资金。六是规范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做到管理有序、专款专用、高效使用,确保全额用于山水园林县城建设,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益。

    5、积极有序膨胀县城人口,刺激、拉动和促进山水园林县城加快发展

    研究制定并认真实施了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县城集聚、转移的鼓励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强化宣传引导,实行年度目标责任管理,确定了县城人口每年膨胀1千户、4千人的目标任务。通过积极努力,截至目前县城人口总量达到约4万人,比解放初增长了近10倍。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山水园林县城建设管理非常重视,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与山水园林县城建设的更高要求相比,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拆迁难度加大。近几年来,山水园林县城建设之所以能够快速顺利推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拆迁工作力度大,为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营造了良好环境。但随着国务院新拆迁条例的出台,对拆迁工作要求更加严格,程序更加规范,拆迁矛盾也更加突出,增大了拆迁工作难度,力度难以加大,分寸很难把握,使拆迁工作很难有效推进。

    2、环卫体制不顺。县环卫站承担着城区40万平米的清扫保洁任务,要确保环卫工作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使城区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必须理顺工作体制,保障充足的经费投入。而目前环卫站无执法权,造成职能缺失,给环卫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由于县级财政状况紧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每年正常支出至少需要230万元,实有收入仅85万元(每年收取卫生费55万元、县财政补助30万元),经费缺口很大,陷入寅吃卯粮、贷款给职工发工资、职工工资标准偏低与养老统筹无法解决的尴尬艰难境地,解决环卫体制和环卫经费投入已成当务之急。

    3、发展不够平衡。近几年山水园林县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大多数市民享受到了县城的建设发展成果。经详细调查和初步核算,全面完善背街小巷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需投入2000多万元,但由于财力有限,近几年实际投入累计只有400多万元,还有相当一部分背街小巷的道路、排污、公厕、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没有完善到位,居住在这些背街小巷的市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与主街道和“一河两岸”市政景观带形成较大反差,他们对山水园林县城建设工作不尽满意,甚至有少数群众产生误解,意见很大。

    4、市民素质有待提高。山水园林县城建设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一两个职能部门和专业队伍是不行的,需要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目前,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大多数市民素质得到了一定提高,能够积极支持配合山水园林县城建设管理工作,但违反城市管理规章的行为仍屡见不鲜,“四乱”现象时有反弹,市政设施人为破坏偶有发生,在城市拆迁、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过程中遭遇“钉子户”蛮横无理、扯皮闹事的情况层出不穷,表现出极少数市民素质不高,大局观念和主人翁意识不强,他们对山水园林县城建设工作不关心、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严重影响了建设速度和质量。

 

    三、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快县城规划修编与完善。聘请资深的规划设计单位和专家,秉持超前规划理念,按照建设山水园林县城的要求,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学原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规编制,加快工作进度,继续推进规划编制、评审与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讲究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强化规划指导,确保山水园林县城建设规范、有序、顺利实施。

    2、进一步完善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功能。要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快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增加对关乎民生的道路、给排水、环卫、园林绿化和休闲娱乐场所等的建设投入,加快实施绿化美化和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完善垃圾中转站、公厕和集贸市场建设,积极推动群众文化、公共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及其设施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启动旧城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注重坚持“多拆少建、留足空间和绿地”的原则,促进县城建设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县城品位。

    3、进一步加强县城管理。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创卫”工作的启动实施和达标验收,县城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城市管理工作矛盾多、难度大,缺少必要的强制手段和措施,加之部分市民文明素质不高,县城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按照山水园林县城建设要求,需要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有效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市民群众中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公德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完善“共建共管”机制,呼吁广大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不断巩固扩大齐抓共管、群治群管的良好局面;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积极推进地方立法,赋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体一定的强制措施和强制权;积极推行物业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4、坚持县城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借势借力,整合资源,协调推进,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膨胀人口这一关键环节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膨胀县城人口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引导,提供优质服务,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县城有序转移和聚集,努力完成年度膨胀任务,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县城人口达到68万的宏伟目标,更加有力地拉动和促进山水园林县城建设发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