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2年《安康工作》>2012年第十二期 > 正文内容

科学发展解难题

2012-12-21 09:54 来源:
字体大小:【

科学发展解难题

中共旬阳县委农工部部长   李锋

省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实现“三强一富一美”的奋斗目标。市三次党代会绘制了建设美好安康的宏伟蓝图,循环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才能保持经济稳增长,实现社会大和谐,增进群众新福祉。

快转方式稳增长。加快经济转型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举措。近几年来,旬阳县坚持以转型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打破发展桎梏,实现总量增长。

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清醒分析和研判形势,增强推进各项工作的前瞻性,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确立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三大战略,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使县域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在工业强县上,突出新型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光伏产业等支柱工业的研究和发展,工业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步伐,实现了总量倍增目标;在强农富民上,突出特色产业培育,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坚持农业以公司化引领,现代农业园区为承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富裕农民为目标,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在三产服务业上,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新兴产业,以太极城为核心景点的生态旅游业效益初显;立足富水资源优势,启动以水电开发、水产养殖为重点的水产业综合开发利用。在发展内外部环境上,不断突破大交通瓶颈制约,克服南水北调水源地限制开发等众多不利因素,抢抓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机遇,以循环发展理念对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做优现代农业,做活三产服务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实现了率先突破发展,经济增速和发展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全县三次产业比由“十五”末的21.43:35.01:43.53调整为16.57:44.63:38.8,生产总值增长了1.5倍,达到67.77亿元。

强化稳定促发展。稳定既是第一责任,更是发展基石。旬阳县坚持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在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期,各类利益交织、矛盾叠加暴露,社会问题凸显,发展中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只有依靠科学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逐一化解。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稳增长”发展目标,努力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通过全面推进党务、政务、村务“三公开”,加快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进一步扩大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以及老干部、二线干部特殊作用,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八教四讲五阵地六传播”为主体的新型农民教育活动,凝心聚智地把群众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结合县情实际,创新了社会治安定期研判处理、矛盾纠纷联排联处、安全生产日常排查整顿、社会舆论宣传引导等六项维稳工作机制,使平安创建工作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和发展信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双赢目标,先后获得了国家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和省级依法行政先进县、社会治安模范县、信访工作“三无县”等殊荣。

科学发展惠民生。科学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路径。旬阳县坚持以发展促统筹,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立足县境立地自然条件,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实现借力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富裕群众、改善民生。在实施生态移民、陕南移民工程中,通过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在全省有影响力的“贫户下山、能人进镇、资源流转”旬阳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以大县城为核心、重点镇为骨架、新社区为基点的全域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全县城镇化达38.5%;在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工业生态化转型中,依托生态工业园区,按照循环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总要求,配套和延伸产业链条,入园区百万产值以上企业73家,年实现总产值45.5亿元。以现代农业为方向,探索并形成了旬阳“畜沼园”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冬青、水泉坪等一批特色农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彰显。近五年,全县累计完成民生工程建设投资11.24亿元,县级新增财力部分全部用于民生事业。城乡低保实现了全覆盖,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70%,实现了8.29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累计改造通乡公路677公里,新修通村水泥路1800公里,基本消除了无电户,通讯、电视信号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26.9%和19.5%,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首超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跟近全省发展步伐。

夯实基础谋发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科学发展是凝聚民心的强大动力。旬阳县坚持以发展强党建,以党建促发展,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之基。

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县委、县政府始终以党建为统揽,重点解决基层组织松散问题、带头致富问题和为民办实事能力问题,着力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通过深入开展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全县三分之一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二类标准。通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先后培养了陈分新、黄世和等在中省有巨大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在发展中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全县96%的村(社区)拥有产权独立的规范化活动场所村组干部工资和村级办公经费与经济增长逐年同比提高,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实现足额发放,村均达2.5万元。率先对离任村干部按不同任职年限兑付生活补贴,年发放补贴89.5万。在税费改革后,全县逐步化解和消除遗留债务过亿元,通过盘活集体固定资产,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空壳村”比例逐年下降,夯实了基层政权基础。以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三问三解”、“作风转变年”等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紧扣主题主线,全面推进全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科教产业化、服务配套化、环境生态化“六化”进程,努力实现县域发展新跨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