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共宁陕县委书记 邹成燕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坚持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加快发展机遇,谋划工作思路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坚定不移抓项目。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根本,通过争取项目、招商引资,解决财力不足、发展滞后的根本问题。牢固树立项目是全局、全局抓项目的理念,始终把抓项目作为抓工作的重要手段,抓经济的重要途径,抓民生的重要保障,认真把握报告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主体功能区等一系列战略措施,牢牢抓住陕南循环发展等政策机遇,抢先一步研究政策,准备在先包装项目,真抓实干争取支持,以项目建设支撑县域发展。持续深化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出击招大商、引名企,围绕生态旅游、新型工业、文化产业、现代农业引进一批实力企业,注重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狠抓项目落地和建设进度,坚持领导包抓、部门落实的成熟做法,建立招引项目、落地建设的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圈而不建、进展不快的突出问题,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二是着眼长远育产业。坚持把循环发展作为县域科学发展之路,着力解决旅游项目建成投产不多、工业经济整体层次不高、农业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在工业经济上,从培育壮大规模工业入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扩能改造,推进矿产石材、生物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的深度开发,努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产值过亿元的规模企业。在旅游产业上,把旅游开发作为投资建设的重点,加快朝阳沟、上坝河、冰晶顶、深山老林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苦竹沟、清水湾、洋芋沟等旅游开发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使竣工项目尽快投运产生效益。在农业产业上,把园区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7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依靠园区提升食用菌、大鲵、畜禽、干果、蔬菜等特色产业效益,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是围绕民生促和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为根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维护群众权益。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切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困有所帮、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问题,把已经实施的15年免费教育、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卫生县城创建、保障性住房建设、移民搬迁安置、连户路建设等民生工程巩固好、发展好,积极创造条件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坚持完善利益共建共享机制、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充分尊重和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大力救助和帮扶特殊困难群体。深入推进平安宁陕、法制宁陕建设,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抓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立五大秦岭文化创作基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繁荣地方文化创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着力丰富群众生活、凝聚发展合力、促进地方发展。 四是开拓创新强党建。认真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深入开展理论政策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武装水平。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以“作风转变年”活动为重点,对作风问题一项一项进行整改,对年度任务一件一件抓紧落实,在服务发展、为民办事上取得新成效。继续坚持完善连心工程,以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与三问三解、创先争优、升级晋档和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力求收到教育党员干部、惠及人民群众、夯实基础工作的良好效果。扎实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队伍的先进和纯洁。 五是总揽全局作表率。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县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注重发挥人大、政府、政协班子的职能作用,促进县委各部门高效履行自身职责。坚持完善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采取邀请讲座、专题研讨等有效方法,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强化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心组出思路、作决策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工作调研,支持县级班子结合自身职能开展调研,安排县级领导开展专题调研,出一批分量足、操作性强的调研成果。坚持完善民主集中制,在研究重要工作、重大问题时,注重充分发扬民主,吸收县级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合理意见;在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全局工作时,注重充分发挥县级领导和各级干部的示范作用,努力使各项决策都能集中智慧、科学合理,努力使各项部署都能掷地有声、见到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