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的十八大、省市党代会和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的新要求,构元镇党委、政府把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幸福指数作为发展之基,以“人民住得更好、吃得更好、心情更好” 为引领,突出农民增收入主线,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文化兴镇”三大战略,狠抓产业富民、工业强镇、民生改善、村庄规划、文化发展、党建工作六大重点,弘扬“四创精神”和“五实作风”,奋力推建设美好构元。
一、抓产业。坚持产业富民,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力争 “十二五” 末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一是稳定烟草产业。以土地流为抓手,以专业大户为支撑,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确保年栽植烤烟4000亩以上,实现产值800万元、税金16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600元。二是壮大油桐产业。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以庆丰油脂公司为带动,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发展模式,抓好生物柴油基地建设,力争“十二五”末油桐面积达到3万亩,实现产值18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三是做优畜牧产业。以大户和现代养殖场为重点,积极实施畜牧“121”工程,抓好王河、开花、林相三个生猪养殖万头村,实现畜牧产业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四是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业。打造“万花果园”、“庆丰”两个地域品牌,建好林相、羊山、金马塔三个核桃基地村和构元村优质枇杷、柚子村,力促林果建园4000亩,实现产值120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以樊坡、王河金银花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名贵中药材,力争全镇金银花、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实现产值6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五是抓好蔬菜业。积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培育羊山无公害有机蔬菜品牌,在羊山村发展以土豆为主露天蔬菜1500亩,在开花村建立500亩大棚蔬菜,形成磨沟河流域(羊山)蔬菜基地。用三年时间把磨沟河流域建成旬阳县城的“菜园子”,实现产值6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六是提升劳务产业。年组织劳务输出4000人,实现劳务收入80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劳务收入6000元以上。
二、办工业。依托境内丰富的铅锌矿产、天然水源、自然风能等优势资源,加快现有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实现规模、总量双扩张,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以抓好2500t/d铅锌选厂,10万千瓦风能开发项目,大沟槽金矿采选,净源水厂,鑫源、开源、恒源、鑫茂源和大地复肥采矿企业、庆丰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10个规模企业的建设运营,工业产值突破21亿元。树立“企业发财、地方发展、地企共赢”的工作理念,切实从两个方面推进企业工作。处理好企地、企民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为企业打造良好外部环境。落实重点企业领导包抓机制,建立起政府诚信、政企友好帮扶机制,为客商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确保了企业满负荷生产。
三、建新村。按照“让全镇人民住的更好”的目标,突出集镇、秀美村庄、特色小区建设,进一步编制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以集镇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村庄、小区规划为补充,以基础设施规划为纽带,以公共服务规划为配套的统筹规划体系。大力抓好生态宜居村庄(小区)建设。借助陕南移民和危改项目实施机遇,按照“基础设施先行、功能配套先行、公益事业先行”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以镇政府为中心,316国道沿线为主轴,村主干道沿线区域为重点,完成垃圾处理,道路硬化亮化、供水中心等公共设施,创新房屋套型、式样,打造体现当地特色的经典民居,并与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项目结合起来。同时,全面开展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生活舒适的宜居型新农村。鼓励居民向城镇适度集中居住。2012年实施构元社区亮化美化、开花村孙家庄小区建设;每年抓好1-2个村小区建设,力争利用3-5年间,让1000户居住在高山和交通不变的群众住进生态宜居新家。
四、优民生。教育事业突出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接受义务教育。卫生事业重点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防控体系,加快镇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配备与培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扶贫济困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以困难党员、五保户、贫困户等特殊群体为重点,用好民政救助粮款物,保证其有粮吃、有衣穿和住房安全。建立“三留一外”人员的帮扶关爱机制,坚持贫困人口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全面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做到全覆盖。加大资金投资力度,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积极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积极开展“生态村”和“生态镇”创建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认真实施天保工程、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工作力度,创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
五、兴文化。多方位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村文化室、村民自乐班、文化大院、文化大户、农家书屋建设为抓手,丰富文化内涵。一是大力弘扬感恩(孝道)文化。深化“感恩生活、奉献社会”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全镇人民学会感恩,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父母、感恩给予帮助的人。通过开展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孝亲敬老、诚实守信典型,形成以厚德载物、明理诚信、仁义忠孝、团结友爱、沉着稳健、自强不息为基本特征的人文情怀。二是大力挖掘构元地方特色餐饮文化。挖掘地方传统餐饮习俗精髓,提升具有代表性的羊山“八大件”、地方菜肴美食等绿色品位,逐步提高和丰富广大群众餐桌文化,让全镇人民吃的更好。三是开展群众性日常文体活动。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公共娱乐场地,以广场大众健身舞为突破口,经常性开展自行车越野赛、文体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有个好心情,进一步“唱响构元”,提升了构元对外良好形象。
六、强党建。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理念武装干部队伍思想,引导党员深入学习党在思想领域的先进理念、主导产业相关常识及市场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等基本知识,学习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不。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总抓手,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家蹭饭党组织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行模式和机制,促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建立领导联村,单位包村,干部联小组包农户的工作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做到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增强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深情。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表达渠道,完善信访排查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安全稳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聘请专家授课、外出考察、干部学历教育等方式,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高全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加大乡土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构元突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徐彬彬)
一、抓产业。坚持产业富民,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力争 “十二五” 末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一是稳定烟草产业。以土地流为抓手,以专业大户为支撑,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确保年栽植烤烟4000亩以上,实现产值800万元、税金16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600元。二是壮大油桐产业。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以庆丰油脂公司为带动,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发展模式,抓好生物柴油基地建设,力争“十二五”末油桐面积达到3万亩,实现产值18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三是做优畜牧产业。以大户和现代养殖场为重点,积极实施畜牧“121”工程,抓好王河、开花、林相三个生猪养殖万头村,实现畜牧产业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四是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业。打造“万花果园”、“庆丰”两个地域品牌,建好林相、羊山、金马塔三个核桃基地村和构元村优质枇杷、柚子村,力促林果建园4000亩,实现产值120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以樊坡、王河金银花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名贵中药材,力争全镇金银花、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实现产值6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五是抓好蔬菜业。积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培育羊山无公害有机蔬菜品牌,在羊山村发展以土豆为主露天蔬菜1500亩,在开花村建立500亩大棚蔬菜,形成磨沟河流域(羊山)蔬菜基地。用三年时间把磨沟河流域建成旬阳县城的“菜园子”,实现产值6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六是提升劳务产业。年组织劳务输出4000人,实现劳务收入80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劳务收入6000元以上。
二、办工业。依托境内丰富的铅锌矿产、天然水源、自然风能等优势资源,加快现有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实现规模、总量双扩张,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以抓好2500t/d铅锌选厂,10万千瓦风能开发项目,大沟槽金矿采选,净源水厂,鑫源、开源、恒源、鑫茂源和大地复肥采矿企业、庆丰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10个规模企业的建设运营,工业产值突破21亿元。树立“企业发财、地方发展、地企共赢”的工作理念,切实从两个方面推进企业工作。处理好企地、企民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为企业打造良好外部环境。落实重点企业领导包抓机制,建立起政府诚信、政企友好帮扶机制,为客商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确保了企业满负荷生产。
三、建新村。按照“让全镇人民住的更好”的目标,突出集镇、秀美村庄、特色小区建设,进一步编制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以集镇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村庄、小区规划为补充,以基础设施规划为纽带,以公共服务规划为配套的统筹规划体系。大力抓好生态宜居村庄(小区)建设。借助陕南移民和危改项目实施机遇,按照“基础设施先行、功能配套先行、公益事业先行”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以镇政府为中心,316国道沿线为主轴,村主干道沿线区域为重点,完成垃圾处理,道路硬化亮化、供水中心等公共设施,创新房屋套型、式样,打造体现当地特色的经典民居,并与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项目结合起来。同时,全面开展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生活舒适的宜居型新农村。鼓励居民向城镇适度集中居住。2012年实施构元社区亮化美化、开花村孙家庄小区建设;每年抓好1-2个村小区建设,力争利用3-5年间,让1000户居住在高山和交通不变的群众住进生态宜居新家。
四、优民生。教育事业突出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接受义务教育。卫生事业重点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防控体系,加快镇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配备与培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扶贫济困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以困难党员、五保户、贫困户等特殊群体为重点,用好民政救助粮款物,保证其有粮吃、有衣穿和住房安全。建立“三留一外”人员的帮扶关爱机制,坚持贫困人口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全面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做到全覆盖。加大资金投资力度,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积极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积极开展“生态村”和“生态镇”创建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认真实施天保工程、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工作力度,创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
五、兴文化。多方位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村文化室、村民自乐班、文化大院、文化大户、农家书屋建设为抓手,丰富文化内涵。一是大力弘扬感恩(孝道)文化。深化“感恩生活、奉献社会”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全镇人民学会感恩,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父母、感恩给予帮助的人。通过开展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孝亲敬老、诚实守信典型,形成以厚德载物、明理诚信、仁义忠孝、团结友爱、沉着稳健、自强不息为基本特征的人文情怀。二是大力挖掘构元地方特色餐饮文化。挖掘地方传统餐饮习俗精髓,提升具有代表性的羊山“八大件”、地方菜肴美食等绿色品位,逐步提高和丰富广大群众餐桌文化,让全镇人民吃的更好。三是开展群众性日常文体活动。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公共娱乐场地,以广场大众健身舞为突破口,经常性开展自行车越野赛、文体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有个好心情,进一步“唱响构元”,提升了构元对外良好形象。
六、强党建。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理念武装干部队伍思想,引导党员深入学习党在思想领域的先进理念、主导产业相关常识及市场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等基本知识,学习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不。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总抓手,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家蹭饭党组织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行模式和机制,促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建立领导联村,单位包村,干部联小组包农户的工作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做到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增强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深情。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表达渠道,完善信访排查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安全稳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聘请专家授课、外出考察、干部学历教育等方式,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高全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加大乡土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构元突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徐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