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以“推进创业,促进就业,保障民生”为目的,大力实施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帮助全县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石泉县自2007年8月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创业带就业计划,不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助推全民创业深入推进,着力在商贸、服务业领域开发创业项目,培养小老板,创造新岗位。走出了一条以小额贷款为支撑,以创业培训为依托,以就业服务为保证,通过培训促进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了“一贷一创”和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倍增效应,小额担保贷款对于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2012年9月,累计为1869名创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15亿元,财政贴息600万元,贷款回收率100%,为6户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申请1700万元贷款财政贴息,新增吸纳就业300人,有效解决了发展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通过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和再就业4600余人。
二、主要做法
(一)大力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县人力资源保障网站印发宣传资料、深入基层上门服务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让群众及时了解创业小额贷款扶持政策。特别是全面推行下一线上门服务,开展“送政策、为创业者提供政策环境咨询;送信息、为创业者提供项目筛选指导;送资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为核心内容的“三送上门服务”,着力为创业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现场宣传政策、提供咨询服务、办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通过加强宣传,使创业服务政策特别是小额贷款政策家喻户晓,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强化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县城乡创业就业局着眼广大创业者实际需求,推行“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工作模式,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转移进城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回乡农民工、农村就近转移劳动力等准备创业和已经创业的人员组织起来,为学员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能力拓展训练,帮助各类创业人员学习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实现了培训内容由单纯职业技能培训向综合创业能力培训的拓展,培训人员由寻求就业岗位的求职者向创造就业岗位的用人者拓展。培训结束后,为学员提供2—1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解决创业者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县上还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创业者“现身说法”提供咨询指导,实施扶持政策“绿色通道”、无限期跟踪后续服务,以提高创业成功率。近三年,共开展创业培训1500余人,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85%以上。
(三)细化政策,分类扶持。认真贯彻落实支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有关规定和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制定了《石泉县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及自行贷款创业财政贴息实施办法》、《石泉县农村从事主导产业创业小额贷款管理办法》,扩大小额贷款范围和规模,变“输血”为“造血”,使小额担保贷款的惠民举措惠及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对于有创业愿望、创业项目、创业能力、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的微利项目的创业者,贷款扶持范围从最初的特定对象下岗失业人员延伸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退役军人、残疾人、返乡创业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乡自主创业妇女等社会群体,并给予财政全额贴息;扶持创业项目范围已覆盖除了限制行业以外的一、二、三产业,实现了产业基本全覆盖;从事个体经营的贷款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8万元,规模较大的可提高到10万元;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小微企业,担保基金提供贷款额度从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享受贴息的贷款额度由200万元提高为400万元。为巩固小额贷款扶持创业成果,助力产业做大做强,对在第一次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后,发展前景经营状况良好、按期还款、无不良记录的,根据其经营规模和带动就业情况,允许再次申请贷款。同时,人社部门加强与财政、金融部门沟通信息,制定小额担保贷款年度计划,积极筹措担保基金890万元,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管理,全力支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贷款余额从1:3比例提高到1:10,进一步满足创业人员创业资金需求。
(四)优化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一是建立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充分发挥社区、镇创业就业服务平台窗口了解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开展申贷受理、贷前调查、贷后跟踪管理和回收等工作,将小额贷款服务平台前移,创业人员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优质的创业扶持服务。在县创业就业局开设小额贷款咨询服务窗口、经办金融机构设立再就业小额信贷政策服务专柜、镇创业就业服务站设立创业服务绿色通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本服务”的服务理念。二是加大创业项目库建设力度。收集整理了适合在该县经营、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300多个创业项目,建立了创业项目库,通过每期创业培训班向学员推荐,并向社会公开免费提供给创业者,同时通过编印创业项目手册、在创业服务大厅展示、在人力资源网站上发布等形式发布创业信息。三是简化程序,跟踪指导。县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对照自身职能,及时清理修订不合理制度程序,将小额担保贷款计划目标、贷款对象、工作流程、贷后跟踪管理制度等向社会公布,简化办事流程。同时把小额贷款与跟踪指导相结合,建立小额担保贷款跟踪回访制度,根据考察情况确定发放贷款额度,按照贷款对象、经营项目、经营类别建档,做好微利项目贴息资金的兑现和小额担保贷款贷后跟踪管理服务,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保证了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的有序运转。
三、效果评价
(一)小额担保贷款激发了全县城乡劳动者的创业激情,有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创业者成功创业的融资难问题。一是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覆盖了全县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从事二三产业和农村主导产业的农民及小微企业,基本上涵盖了全县的各类创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创业者对资金的需求。二是符合条件的人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财政全额贴息,从事微利项目自行贷款的创业者可享受同期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贴息政策。三是贷款程序方便灵活。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人,只须持相关证件和资料,申请受理后,经调查审核,办理反担保手续,贷款手续简洁快速,不需要到处求人找门路,形成“一个创业项目、一笔创业资金、一套服务措施”的小额贴息贷款工作机制。
(二)小额担保贷款促进了创业,带动了城乡就业。随着全民创业的推进,小额担保贷款的逐年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07年度发放37笔,发放金额246.5万元,直接带动就业51人。2008年度发放124笔,发放金额436.4万元,带动就业385人。2009年度,发放134笔,发放金额550万元,带动就业371人。2010年度发放158笔,发放金额714万元,带动就业460人。2011年度发放365笔,发放金额2186.5万元,带动就业3080人。通过对上述几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两点,一是贷款笔数越大,直接带动就业的人数就越多,小额贷款政策增加并稳定了就业数量。二是据初步测算,每一个人创业项目在贷款当年平均提供了2-4个就业机会,一人创业,多人实现就业,创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逐年加大,优化了就业结构,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凸显。
(三)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帮助创业者实现了人生梦想,创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小额担保贷款作为一项政策性贷款,具有灵活性、公益性、额度不大但覆盖面广的特点,非常适合支持农户、中小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从调查中发现,在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连续扶持下,绝大部分创业者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成功创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部分个体户由小到大,注册成立自己的公司,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创造了就业岗位,帮助其他的就业困难人员解决了就业难问题,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有效基础。
(责任编辑:徐彬彬)
一、基本情况
石泉县自2007年8月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创业带就业计划,不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助推全民创业深入推进,着力在商贸、服务业领域开发创业项目,培养小老板,创造新岗位。走出了一条以小额贷款为支撑,以创业培训为依托,以就业服务为保证,通过培训促进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了“一贷一创”和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倍增效应,小额担保贷款对于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2012年9月,累计为1869名创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15亿元,财政贴息600万元,贷款回收率100%,为6户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申请1700万元贷款财政贴息,新增吸纳就业300人,有效解决了发展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通过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和再就业4600余人。
二、主要做法
(一)大力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县人力资源保障网站印发宣传资料、深入基层上门服务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让群众及时了解创业小额贷款扶持政策。特别是全面推行下一线上门服务,开展“送政策、为创业者提供政策环境咨询;送信息、为创业者提供项目筛选指导;送资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为核心内容的“三送上门服务”,着力为创业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现场宣传政策、提供咨询服务、办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通过加强宣传,使创业服务政策特别是小额贷款政策家喻户晓,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强化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县城乡创业就业局着眼广大创业者实际需求,推行“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工作模式,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转移进城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回乡农民工、农村就近转移劳动力等准备创业和已经创业的人员组织起来,为学员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能力拓展训练,帮助各类创业人员学习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实现了培训内容由单纯职业技能培训向综合创业能力培训的拓展,培训人员由寻求就业岗位的求职者向创造就业岗位的用人者拓展。培训结束后,为学员提供2—1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解决创业者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县上还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创业者“现身说法”提供咨询指导,实施扶持政策“绿色通道”、无限期跟踪后续服务,以提高创业成功率。近三年,共开展创业培训1500余人,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85%以上。
(三)细化政策,分类扶持。认真贯彻落实支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有关规定和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制定了《石泉县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及自行贷款创业财政贴息实施办法》、《石泉县农村从事主导产业创业小额贷款管理办法》,扩大小额贷款范围和规模,变“输血”为“造血”,使小额担保贷款的惠民举措惠及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对于有创业愿望、创业项目、创业能力、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的微利项目的创业者,贷款扶持范围从最初的特定对象下岗失业人员延伸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退役军人、残疾人、返乡创业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乡自主创业妇女等社会群体,并给予财政全额贴息;扶持创业项目范围已覆盖除了限制行业以外的一、二、三产业,实现了产业基本全覆盖;从事个体经营的贷款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8万元,规模较大的可提高到10万元;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小微企业,担保基金提供贷款额度从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享受贴息的贷款额度由200万元提高为400万元。为巩固小额贷款扶持创业成果,助力产业做大做强,对在第一次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后,发展前景经营状况良好、按期还款、无不良记录的,根据其经营规模和带动就业情况,允许再次申请贷款。同时,人社部门加强与财政、金融部门沟通信息,制定小额担保贷款年度计划,积极筹措担保基金890万元,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管理,全力支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贷款余额从1:3比例提高到1:10,进一步满足创业人员创业资金需求。
(四)优化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一是建立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充分发挥社区、镇创业就业服务平台窗口了解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开展申贷受理、贷前调查、贷后跟踪管理和回收等工作,将小额贷款服务平台前移,创业人员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优质的创业扶持服务。在县创业就业局开设小额贷款咨询服务窗口、经办金融机构设立再就业小额信贷政策服务专柜、镇创业就业服务站设立创业服务绿色通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本服务”的服务理念。二是加大创业项目库建设力度。收集整理了适合在该县经营、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300多个创业项目,建立了创业项目库,通过每期创业培训班向学员推荐,并向社会公开免费提供给创业者,同时通过编印创业项目手册、在创业服务大厅展示、在人力资源网站上发布等形式发布创业信息。三是简化程序,跟踪指导。县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对照自身职能,及时清理修订不合理制度程序,将小额担保贷款计划目标、贷款对象、工作流程、贷后跟踪管理制度等向社会公布,简化办事流程。同时把小额贷款与跟踪指导相结合,建立小额担保贷款跟踪回访制度,根据考察情况确定发放贷款额度,按照贷款对象、经营项目、经营类别建档,做好微利项目贴息资金的兑现和小额担保贷款贷后跟踪管理服务,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保证了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的有序运转。
三、效果评价
(一)小额担保贷款激发了全县城乡劳动者的创业激情,有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创业者成功创业的融资难问题。一是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覆盖了全县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从事二三产业和农村主导产业的农民及小微企业,基本上涵盖了全县的各类创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创业者对资金的需求。二是符合条件的人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财政全额贴息,从事微利项目自行贷款的创业者可享受同期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贴息政策。三是贷款程序方便灵活。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人,只须持相关证件和资料,申请受理后,经调查审核,办理反担保手续,贷款手续简洁快速,不需要到处求人找门路,形成“一个创业项目、一笔创业资金、一套服务措施”的小额贴息贷款工作机制。
(二)小额担保贷款促进了创业,带动了城乡就业。随着全民创业的推进,小额担保贷款的逐年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07年度发放37笔,发放金额246.5万元,直接带动就业51人。2008年度发放124笔,发放金额436.4万元,带动就业385人。2009年度,发放134笔,发放金额550万元,带动就业371人。2010年度发放158笔,发放金额714万元,带动就业460人。2011年度发放365笔,发放金额2186.5万元,带动就业3080人。通过对上述几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两点,一是贷款笔数越大,直接带动就业的人数就越多,小额贷款政策增加并稳定了就业数量。二是据初步测算,每一个人创业项目在贷款当年平均提供了2-4个就业机会,一人创业,多人实现就业,创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逐年加大,优化了就业结构,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凸显。
(三)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帮助创业者实现了人生梦想,创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小额担保贷款作为一项政策性贷款,具有灵活性、公益性、额度不大但覆盖面广的特点,非常适合支持农户、中小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从调查中发现,在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连续扶持下,绝大部分创业者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成功创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部分个体户由小到大,注册成立自己的公司,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创造了就业岗位,帮助其他的就业困难人员解决了就业难问题,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有效基础。
(责任编辑:徐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