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平利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断培育壮大工业体系,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市四个工业强县之一和“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起,平利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县域工业增速前十名”,一度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县”、“陕西最具经济活力县区”。“十二五”之初,平利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提出了建设美好平利的奋斗目标。美好平利的核心是富裕平利,富裕平利的实质就是加速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其根本路径是坚定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联动发展、整体推进。
一、建设美好平利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演进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美好平利的发展方向。其中,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能够带动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首先,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和拉动增长的引擎。以平利为例,由于工业的高速增长,拉动GDP连续十余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2011年,全县工业产值占到GDP总量的51%,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县域工业企业上缴地方财政税收4000余万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60%。
其次,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其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工业化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农民就业、市场扩张问题,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聚集消费人群,扩大消费能力,增加群众的可支配收入,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再次,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农业的工业化,核心是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和发展现代农业。只有走农业工业化的路子,建立起以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农村转化为新型社区、农业集中在产业园区的全新生产生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同时,工业化可以带动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随着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亟需配套高层次企业活动的商务环境和交流平台,商务旅游已成为现代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为旅游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因此,工业化是平利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三化”联动协调推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各地抢抓机遇、竞相发展的势头迅猛,谁都不甘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落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激烈竞争的发展环境,实现建设美好平利的宏伟蓝图,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引擎,坚定有力地把各级各部门的发展思路向工业化统一,优惠政策向工业化倾斜,工作力量向工业化聚集,要素资源向工业化汇聚,采取超常措施推动工业快速发展,以工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奠定美好平利建设的坚实基础,为全市“一体两翼”的跨越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做大工业是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平利以2010年二产占GDP总量超过一产、三产之和为标志,工业经济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由此可见,要实现平利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务之急是要立足资源优势,着眼市场前景,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产业聚集和科技进步为支撑,聚力做大工业,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形成以“石头工业”为主体,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重点,以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业为特色,并通过工业带动旅游服务业加速扩张,形成年产值过百亿的综合工业体系,迈进陕南工业强县之列。
(一)高效开发矿产资源,做大做强“石头工业”。平利最大的矿产资源是重晶石资源,已探明储量3500万吨,远景储量3.2亿吨,平均品位95%,储量和品位均居亚洲之最。当前要以打造全国最大的重晶石循环产业基地为目标,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企业,实施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集群发展。全力支持安得利公司20万吨钡盐项目尽快投产,扶持昊华公司上马二期工程,督促秦巴公司硫化钡生产线技改扩能,建成兆源、宝利通等5家重晶石粉加工企业,迅速形成年产30万吨钡盐、100万吨矿粉、年产值20亿的重晶石产业集群。同时,引进大企业、新技术开发萤石、石煤、硅石、板石、石灰石等30余种矿产资源,支持宝林公司、睿恒公司、金龙公司做大萤石精深加工、硅材料和水泥建材产业,形成氟化工、工业硅、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使“石头工业”成为平利新型工业体系的最大特色和支柱。
(二)挖掘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平利现有青壮年劳动力11万人,每年新增大中专毕业生3000人。目前,县内平均劳务工资在1600元左右,劳动力多且成本低廉是沿海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加之当地二、三产业欠发达,大量剩余劳动力远离故土、外出务工,这是平利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重要资源。当前要抢抓东部沿海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立足西北和国外市场,主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要以做大平利凯瑞斯服装为契机,围绕服装服饰、鞋帽、箱包、被服等项目大力兴办轻纺加工企业,积极培育服饰品牌,着力打造西北服装加工出口基地。以力促光华公司100万件管桩端板生产线投产和1.5亿支牙刷厂落地为先导,围绕钢铁铸件、牙具、玩具、餐具及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炉具等项目积极兴办加工制造企业。同时围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服务等方面积极培育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态,全面加快把平利培育成为全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示范基地。吸纳更多的青壮年就地就业,满足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挣钱”的愿望,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三)围绕富硒食品开发,加速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平利位于全国最大的富硒带上,气候温润,生态优良,物种丰富,富硒茶和绞股蓝等农副产品品质优良,走俏市场。立足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以建设中国最大的富硒茶饮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依托1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40万亩富硒农产品基地,大力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辐射能力强、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的龙头企业。以女娲富硒红茶、银能茶资源全利用为重点,深度开发富硒绿茶、红茶、绞股蓝茶,充分利用优质茶原料和优质水源,突破发展高品位的富硒茶饮,精心包装,引领市场,壮大茶饮产品加工业。以上海中雷公司、孚林源两个万头养猪场和梅花鹿、山鸡、大鲵等特色养殖为重点,着力壮大富硒肉制品加工业。以天宝制药厂联营并购项目为重点,扩大党参、黄连等适生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规模,发展以生物制剂开发、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同时要积极开发核桃、蜂蜜、魔芋、山野菜等特色农副产品,推进富硒食品认证和“农超对接”,打造驰名商标品牌。
(四)围绕工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旅游服务业扩张。随着工业产业的加速壮大,亟需与之相配套的现代会展、商务、休闲、旅游等发展环境。平利应当抢抓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立足中国最美丽乡村的品牌基础,继续加快天书峡、女娲山等核心景区景点建设,不断丰富完善旅游活动项目,做到对外吸引人脉,聚集人气,提升形象,扩大招商引资;对内满足产业工人消费需求,促进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要利用厂房车间、生产工艺和企业文化,发展生产观光型、文化感知型、环境欣赏型、学习观摩型工业旅游项目,积极发展工艺品、旅游产品加工业,做大做精现代旅游产业蛋糕,加快推进旅游服务业在工业集群突破的基础上整体扩张。
三、坚定不移地为平利新型工业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工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牢固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的理念,坚持把改善环境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抓紧抓好,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和更有力的保障。
(一)统一思想认识,优化舆论环境。全县上下必须充分认识抓工业就是抓经济发展,牢固树立“让人发财促我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建设环境,切实增强工业工作能力,每年召开全县工业发展大会,安排部署工业经济发展工作,表彰奖励优秀企业家和有功人员,全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坚决打击排外、欺生、仇富、宰客行为,真正让客商放心投资、顺心发展、称心发财、舒心生活。
(二)加快园区建设,优化设施环境。坚持高点起步、适度超前、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着力建好陈家坝绿色工业园区和老县新型材料园区,完善园区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健全园区的商贸、人居、市政功能,创新管理体制和产业孵化机制,全面提升园区管理服务能力,确保工业企业在园区内低成本进入、高速度建设、高效率经营、高效益扩张。
(三)加大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环境。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全程代理制,把企业业主当亲人对待、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办,确保把“一站式”办结、“保姆式”服务真正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招商活动,营造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认真兑现招商承诺,舍得眼前利益,拿出优势资源,在用地、税收和规费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政策优惠,打造投资首选、优选之地。主动帮助企业搭建用工平台、培训人力资源、强化职工教育,积极为企业协调信贷资金,解决发展难题。
(四)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法制环境。加强对行政审批、执法行为的监督,坚决杜绝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妨碍政令、失职渎职行为,认真落实绿卡制度和重点企业保护制度,对企业的投诉实行专项督办,做到有诉必查、快查快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企业周边环境整治,严厉打击各种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加强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恶意竞争、强买强卖,全力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
(五)提供参政平台,优化政治环境。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推荐优秀企业家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重大决策、重要会议邀请企业家代表参与,为其提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平台,让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得荣誉,努力营造发展有功、奉献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企业家为平利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责任编辑:李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