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3年《安康工作》>2013年第一期 > 正文内容

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2013-03-25 15:52 来源:
字体大小:【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重点镇建设,既是推进城镇化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岚皋县民主镇重点镇建设,就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意见。
    民主镇于2009年被列为陕西省100个重点镇之一。全镇辖17个村、1个居委会,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2.2万人,其中集镇规划区3.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近7000人,是岚皋第二大镇,也是岚皋西部7镇的经济中心。2010年,该镇按照省级重点镇建设要求,修编完善了集镇建设规划,启动了集镇道路、河堤、给排水、环卫等基础建设,并结合灾民安置、农民进城入镇、避灾移民搬迁等政策,鼓励附近各镇农民到民主集镇自建房或购买商品房。通过近两年建设,累计改造集镇道路14条5.2公里,铺设排水管道1500米,统征集体土地200亩,修建垃圾集中处理场1处,完成了集镇绿化及亮化灯饰工程,新吸纳周边镇430户、2000余人入镇落户,可容纳300户、1200余人的民主集镇下河坝跨区域扶贫搬迁小区和投资3000万元的集镇防洪堤即将启动建设,民主镇重点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推进城镇化就要务必认清四大难题
    通过对牵头挂联的民主镇重点镇建设调研分析发现,在欠发达县区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四难”问题。一是资金难。省政府确定的每个重点镇给予800万元左右的扶持没有完全落实,重点镇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支持,而县一级的市场融资平台因体制原因尚未建立,加之各类民生政策配套逐年增多,县级财政自身造血功能十分薄弱,致使重点镇建设资金严重短缺。二是拆迁难。大建设必然有拆迁,目前拆迁工作尤为难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进度。三是征地难。一方面用地指标十分有限,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开发建设,可开发用地越来越少,加之物权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实施以及信访维稳形势的变化,土地统征难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集镇重点项目建设,直接制约了集镇扩张。四是管理难。随着集镇规模的迅速扩张,大量农民进城入镇,这些进城入镇的群众生活习惯上很大程度上还保持着农村的随意性,随意摆摊设点、随意乱扔垃圾、随意乱堆杂物、随意私搭乱建等现象还很普遍,必将造成管理难题。
    二、推进城镇化就要务必做到四个坚持
    重点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切实遵循城镇化及重点镇建设的客观规律。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要根据重点镇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的规模,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重点镇建设总体规划、各个专项规划,以及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规等,着力优化整合城乡资源和要素资源,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产业共兴、城乡共荣、和谐共处,基本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镇体系。二是必须坚持建管并举。务必要改变过去存在的重建筑、轻设计,重建设、轻环境,重规模、轻精品,重速度、轻质量,重建成、轻管理的问题。特别是对关系城镇发展的大交通环境和载体拓展,需要有前瞻性和高层次的统筹考虑,并要实行“新旧并重”、“建管并举”,把管理工作渗透到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城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三是必须坚持产业支撑。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片面追求人口城镇化,将会带来就业压力的城镇化问题,就会造成更多的城市贫民。因此,重点镇建设必须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基础,确定和发展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支柱产业,促进非农就业。以民主镇为例,两年时间进入集镇近2000人,相当过去十多年之和,如果不把这些人的就业解决好,将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扶持建设了一个花炮厂,通过人社部门的劳务技能培训,一次解决200多人就业问题,才使新进人员能进来、能就业、能发展。四是必须坚持统筹解决。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人口的增加,原有的集镇设施已经无法配套,包括供水排水能力、污水垃圾处理、学校医院规模、社区活动场所都要统筹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三、推进城镇化就要务必抓好四项重点
    李克强副总理强调,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是未来几十年发展潜力所在。对于陕南这样自然条件落后、灾害频发的地方来说,促进城乡统筹、加快陕南移民、实施防灾避灾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要抓好四项重点。
    一要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城镇化是一个漫长渐进的历史进程。欧美发达国家完成这一进程大约用了200年到300年的时间,虽然当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可以缩短这一进程的时间,但仍不可操之过急,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对于加快重点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既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但也不能互相攀比、一哄而上,不能简单地把城镇化水平作为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特别是我省地区差异悬殊,对各地城镇化水平和重点镇建设也应该有所区别,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和手段,根据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分析和研究重点镇建设和城镇化的措施,采取必要和适当的政策给予鼓励和促进,以此因势利导地逐步推进。
    二要全力破解资金难题。陕南大多数地区都和岚皋一样,经济基础薄弱,县级可用财力十分有限,重点镇基础设施投入量大面广,如果没有专项资金和项目支持,将举步为艰。尤其是在今年以后,很多项目都将捆绑用于陕南移民,县上可调剂的余地越来越少,省市要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对待。另一方面,各重点镇也应在自身造血功能上下功夫:一是拓宽融资平台。可以通过财政“挤”一点、项目“捆”一点、土地“生”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群众自愿“投”一点的原则,以城投公司为平台,适度负债,借力发展。二是盘活闲置资源。可以把一些闲置的资源,如办公用房、镇属的其他固定资产拿出来出让、出租和拍卖,筹集镇区建设资金。三是助推银企合作。市级层面可以组织银政合作会议,动员各镇加强与银行合作,实现政府与银行有效对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四是强化招商建镇。有条件的重点镇,还可利用节会等平台,吸引外来客商投资兴业,鼓励当地能人就地创业。
    三要更加注重产业培育。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没有产业的城镇化无疑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集镇转移。因此,重点镇建设一定要以产业建设为基础,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集镇总体规划,与发展工业企业结合起来,与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大力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产业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失地农民和入镇群众老有所养、业有所就、住有所居的问题,彻底破解转移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问题,以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推进重点镇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四要强化城镇综合管理。城镇人口激增会带来很多管理问题,要加快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进城入镇落户机制,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做好新进集镇人员的管理自治。要建立健全集镇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组建专门综合执法队伍,切实强化集镇景观、沿街建筑立面控制、环境绿化美化、镇市容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切实建设美丽城镇。(责任编辑:叶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