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中心工作>城市创建工作 > 正文内容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绿化问题

2009-12-09 09:24 来源:
字体大小:【
    城市绿化达到一定标准后,不仅可以保持空气清新,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灰尘和细菌,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度”较高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还可以形成一种文化符号,比如以树名、花名命名街道、公园、道路和居民小区,如“银杏路”、“桂花街”、“雪松公园”、“樟树大道”、“紫薇花苑”等等,不仅名字典雅,而且具有生态性、文化性,易记、好找,能够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引起人们关注、欣赏和探讨。
    22日对城区部分小区和景点的视察,让我们欣喜的看到,安康的城市绿化,经过城市建设部门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创新艺术,不断强化管理,城市形象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在地改市后短短的几年间城市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36 %,绿地率31%,5个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5%以上,最高的已达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44平方米。成效有目共睹,不可磨灭。自己看自己,我们的城市已经有了诱人的秀色。但是,与周边城市相比,距离已经拉大,离国家城市绿化标准尚有一定距离,离国际通用城市绿化标准距离更大;系统的绿化规划和详细规划尚需进一步完善;绿化植物配置品位不高,生态功能效应不强,园林建筑面积与绿化面积还不够协调,缺乏生机与活力;部分小区几乎没有绿化;绿化管理科技手段落后,专业队伍尚需加强;城市绿化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市民城市绿化意识不强,肆意损坏花木草甸行为时有发生。
    视察中我们也欣喜地听到城建局的介绍,安康城市建设已经有了新的规划设想,提出了“一心、二廊、三河、四园、多带、双环”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整体艺术形象。可以预测未来安康的城市将是一个秀丽的、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舒适度”指数极高的、魅力无穷的城市。为实现目标,围绕城市绿化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理性认识城市绿化。安康城市建设的预期规划是“山水园林、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其等级、标准非一般要求,那么,城市绿化就应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要求来规划设计建设安康未来的城市绿化。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明确提出:城市绿化达到平均每人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2007年5月30日我国建设部发布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中,45%的绿化覆盖率被确定为宜居城市必需的基本指标。该标准从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六个方面对宜居城市进行评价,根据不同得分将城市分为宜居城市、较宜居城市和宜居预警城市。这些标准的提出,是要不断提高城市人居“舒适度”。这也是这次调研、视察中,委员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人居“舒适度”是一个城市生态指数理论问题,涉及到其中一个国际生态概念,即“视觉生态”。“绿化率”和“绿地率”人们耳熟能详,是衡量居住环境质量的必备指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衡量城市景观绿化的概念——“绿视率”。是指人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专家对一些高小层区40%绿化覆盖面积测算绿视率为15%),人开始产生舒适感,绿视率越高,舒适指数提升越明显,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我们安康地处山水间,完全有条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塑造良好的自然生态形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舒适度,增强人们的关注度、吸引力、知名度。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舒适的生活,从容地呼吸,尽情地娱乐,快乐地工作,健康地发展。
    二、超前谋划宜居环境。江北作为安康的新亮点,绿化、绿地率标准应根据国际居住环境标准和国家宜居城市标准规划实施。总体风格应体现:自然、大气、庄重、简朴。原建成区在改造中一定要考虑绿化标准,实在无法达标的,可对建筑物房顶、外墙实行立体绿化。新建区域应当严格按照标准,结合安康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和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一步到位,不留遗憾,突出“一心、二廊、三河、四园、多带、双环”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建设,在月河两山高地,瀛湖干道和火车站以北山丘一带,建设城市森林公园,为现代城市培植呼吸功能强大的肺叶,与香溪洞、牛蹄岭风光形成相互照应的自然生态大势。在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规划建设防护性绿带和步行林荫道,公路、铁路两旁沿线设10至20米宽绿化隔离带。城市道路应规划建设好行道树和绿篱。凡是有山丘的地方,顶部都应建设成绿地森林,万不可削山填壑损绿建房。要科学配置绿化植物,世界名城和我国多数大城市比较合理的做法是“三分草七分树”,乔、灌木覆盖面积占绿地总面积的70%以上。不论是山地绿化,还是城市园林绿化,最好是乔木、灌木混交,常绿树、落叶树混交,形成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地生态系统。常青与落叶、针叶与阔叶,观型、观花、观果,乔木、灌木、藤本等品种均可配植。树种以香樟、雪松、油松、银杏、八角茴、樱花、桂花、紫薇、刺槐、柳杉、女贞子等乔木为主,排除不良生物习性树种,如夹竹桃等。科学家对上述这些植物都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多样性植物不仅能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能安定情绪,减少疾病,延年益寿,而且还具有减弱噪声,减慢风速,降温、保温,保持空气湿度等作用。我们安康自然禀赋优越,完全有条件充分利用这些优良植物,因地制宜,创造出植物配置优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典雅大气,视觉冲击力强,“舒适度”指数高的,又有高品位文化符号的生态园林大势,以利于城市整体文化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城市地位的彰显。
    三、不断加大政策法规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教育投入,保障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有效实施。安康现有城市绿化品位不高,除了主观投入不够以外,还有政策规章滞后,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和专业队伍不足等问题。为促使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建议,一是强化城市绿化规划的有效执行。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规划中,对可为和不可为的绿化符号应当作出刚性规定,经人大依法加以固定,非法定程序不得更改,对非法定程序更改规划的,人大应当启动质询案程序进行质询,并将绿化规划置于全社会的关心、支持、监督之下,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有效实施,严禁建设施工中放人情线,挤占绿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二是加大资金投入,除了加大正常的绿化资金投入外,还应着力协调多方投入。政府应把城区周边山体和城市规划区内的山丘、沟壑的绿化纳入生态保护林建设和水土地流失治理范围,在政策、法律法规无明文禁止情况下,政府应当协调林业、水利等部门国家投入的资金,用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或者按照生态园林城市绿化规划建设要求,由这些部门建设、治理,按照城市生态绿化建设标准验收认可;三是加大力度培养城市园林建设技术人才,在技术学院开设园林绿化专业,培养建设一支专司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的科技队伍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队伍;   四是强化市民素质教育,通过政策、法规宣传,订立市民公约,强化文化熏陶等措施来影响市民的思维方式,着重培养和体现市民包容宽厚、崇尚教育、崇尚文化、崇尚科学、自重自律、勇于创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树立诚信、文明、贡献、责任、知识含量高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把市民引导到建设生态家园、保护生态家园上来。同时要依法严厉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