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专题专栏>聚焦三农>三农工作 > 正文内容

汉阴:“生态循环”促乡村振兴发展迈上“快车道”

2018-01-04 15:31 来源:
字体大小:【

汉阴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遵循循环农业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开发、区域循环式发展,努力探索出一、二、三产业互动共生、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

紧扣循环发展理念,打造融合发展优质平台。按照县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1533”(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发展布局和“南茶北果川道园”产业布局,紧扣生态循环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和三次产业互动发展、融合共生。“一城”是打造以县城为核心、建制镇为结点、新型农村社区为末梢的城镇一体化发展体系;“五园”是建设2万亩的月河工业园区,10万亩的现代农业园,集铁路、公路、通用航空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以凤堰古梯田景区为核心的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传承弘扬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沈”昆仲人文精神的“三沈”文化产业园;“三带”是打造月河川道城镇经济带、南部山区沿江生态旅游经济带、北部山区山林经济带;“三产业”就是构建以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柱的循环产业体系。我县按照 “做精核心区、做强示范区、做大辐射区”的思路,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聚集园区平台优势,切实构建三产融合的多方保障。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和培育航母型农业园区作为出发点和支撑点,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推行省市园区“五治一品”全覆盖,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全方位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和综合承载能力,带动南北两山富硒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形成“一园六基地” (六基地即:富硒稻米、油菜、魔芋、茶叶、莲藕、食用菌)的种产销体系目前,全县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0个,2017年已培育产值1亿元以上园区2个、5千万-1亿元园区6,其中月河工业园区富硒食品聚集区共入驻企业130户,其中入驻的富硒饮品开发等重点食品企业19户,总产值超过30亿元。

突出生态循环重点,构建互融互助发展体系。按照规模集约、生态高效、循环发展的要求,积极构建以生态产业链、产品链、废物利用链为主线的循环农业发展链条,努力形成分工明确、互利共生、上下游联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良好格局。一是促进农工结合。突出汉阴特有的富硒、绿色和有机特质,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有效衔接,先后培育颐品庄园、龙飞魔芋、秦园食用菌、福田饮品、兴利食品等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产业附加值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提升。坚持接二连三、链式发展,在种植、生产、精深加工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如:巨川公司种植的富硒有机大米,所剩的碎米又被龙飞魔芋制成魔芋大米或被新鑫米业制成即食米线,秸秆被精利公司制成有机肥并还田利用,金茂生物公司则从稻糠中提取植酸,制成天然抗氧化产品,成为美国宝洁公司原料供应商之一。目前,我县富硒大米、富硒食用油、魔芋系列产品、菊花系列饮品等产品及加工原料均供不应求。二是加快农旅融合。围绕构建“一心三线”旅游格局,开发以凤堰古梯田为品牌的生态旅游,以月河川道农业旅游观光带为品牌的乡村旅游,五一民康生态园、君科玫瑰园、尚典梅花鹿等园区均在融合发展中不断壮大。推进农林观光旅游的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春季油菜花、夏季荷花、秋季稻香、冬季养生“四季旅游”品牌,连续11年举办的菜花旅游季全国知名。三是提升文旅融合。依托“三沈”国学大师盛名和“沈氏家训”被中纪委全国推广的影响力,聚力建设“三沈”文化产业园,依托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和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陕西”移民文化,建成西北首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依托兼容并蓄的饮食文化,汉阴美食被陕西烹饪协会命名为“陕菜之乡”,14种传统菜、10种风味小吃被评为陕西名菜、名小吃,炕炕馍、油炸米饺等小吃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是推进城旅融合。推进仿古一条街、购物一条街、美食一条街、训文化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建设,推动旅游与商业、交通、食宿、娱乐等传统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以特色民宿为主题的康养游,打造“梯田人家、富硒山居、清境农舍、风景客栈”等精品民宿,着力将汉阴打造为陕南最具代表性的休闲度假中心、乡村旅游胜地和养生养老社区。2017年全县共接待美丽乡村游和森林旅游21万人次,实现各类收入2.4亿元。中央电视台《地理发现》《乡土》《远方的家》《航拍中国》等栏目先后对汉阴这些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打造融合发展示范样板。一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农业园区平台,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开发传统糙米、魔芋面条、魔芋食品、薯类、小杂粮、机榨菜籽油、茶叶(茵陈茶)等多元化主食产品和药食同源的功能食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目前,已培育秦沪、精利、汇川、汉水春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4个和民康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个,同时完成秦龙、百瑞、金福海、盛发、龙飞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工作。 二是推进改革创新实践。结合县情实际,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农业休闲观光产业有效结合,建成以“五一现代农业园区、巨川汉阴大集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巨川大坪梁农事体验休闲度假中心”为主的三产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践点,力争3年时间打造出全县农业高新科技的展示区、农耕文化的体验区、田园风光的观赏区及知名的农业旅游观光区,通过以点连线带面,示范引领全县三产融合发展。目前,“一园两心”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三是培育发展示范典型。积极引导、支持和促进市场主体紧盯高端市场,培育打造了一系列循环发展成效好、进军高端市场的融合发展的示范品牌。如:巨川集团依托凤堰古梯田景区的品牌效应和富硒资源优势,推出“一亩硒田、四季厨房”现代农业营销模式,在当地发动村民组建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源、统一生产操作、统一病虫害防治等“八统一”的富硒有机水稻种植模式,稻米亩产量虽只有350斤左右,但附加了古梯田、富硒、有机、绿色、无公害等特质,每斤售价达到180元,并采用富硒沙龙模式主要在一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发展会员300余户,按照SGS标准为会员定向供应富硒有机稻米,大幅增加了传统农作物附加值;华晔植药公司以水栀子、菊花、金银花、天麻、杜仲GAP规范化种植为基础,在富硒保健食品迈进高端市场的同时,着手打造集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农耕体验、美食品鉴等为一体的陕西首家国家级杜仲休闲养生谷,为高端人群开辟出了一个养心、养身、养生的首选之地。同时,以脱贫攻坚、“三变”改革为统揽,积极培育出民康生态园、漩涡镇“山之南”富硒特色果业基地、思源生态养殖示范园、平梁镇太行山茶叶合作社等30余个循环农业发展的示范典型。

强化多方要素支撑,筑牢三方融合发展基石。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建立并投入运营全省首个县级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和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服务;全面启动硒资源普查,在勾画各镇土壤硒含量分布图的基础上,围绕富硒有机肥、硒强化剂等组织技术攻关;示范推广农机现代化,在陕南率先推行稻油全程机械化,园区农业机械化率达68%建成全县县、镇、村三级科技资源服务体系,建立80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20177月,赢得了全国科技部秦巴山片区科技扶贫现场会在汉阴召开。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深入实施富硒农产品品牌战略,组织参加全国农业品牌发展大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推介活动,汉阴生态富硒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累计培育秦康大米、龙飞魔芋、蜡烛山大米等省级名牌产品4个,根凤、君农生科、安康绿硒等省级著名商标3,打造了凤堰憘米、太行老树茶、魔仙子、阿里旺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富硒魔芋系列产品在全国同类市场领先,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三是打造销售平台。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同步发力,一方面依托巨川集团的“中国硒谷·汉阴大集”项目,整合县域内富硒产业资源,形成产业联盟,搭建起汉阴及周边区域的富硒产品流通平台;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携手苏宁云商全面开启战略合作,2016年全县实现以富硒食品为主的电子商务交易额1.88亿元,同比增长89%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流通和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形成以农贸批发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超市为补充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体系。

 

作者: